元朗觀塘屯門虐兒重災 排首5位10年
【明報專訊】本港接連揭發懷疑虐兒個案,本報翻查過去10年社署新呈報的虐兒個案紀錄,發現元朗、觀塘及屯門過去10年均屬比例最高首5名。有社福界人士認為,虐兒重災區多年集中在數區,未見明顯改善,反映政策未必到位,隨着近年人口及服務需求轉變,促請政府研究數據,重新制定針對式的家庭服務及防止虐兒政策。
元朗佔比近10年全居首
根據社署資料,去年首9個月有704宗新呈報的虐兒個案,近六成施虐者為父母,呈報比例最高地區依次為元朗(10.9%)、觀塘(9.8%)及屯門(9.2%)(見圖)。本報翻查2008至2017年社署資料,觀塘、元朗及屯門每年均為虐兒比例最高頭5位,其中元朗全屬榜首,觀塘及屯門分別有5年及4年為第二高;其餘曾排名首5名的包括葵青、沙田、黃大仙、北區及大埔。
社工﹕元朗屯門多單親新移民
在元朗區從事家庭服務工作的社工周先生說,該區較多單親及新移民家庭,部分新移民沿用內地嚴厲管教方法,「將子女打到飛起」;單親家庭則面對經濟及照顧壓力致情緒問題。他說該區年輕父母虐兒較嚴重,部分不懂育兒,易將情緒發泄在子女身上,不少亦抗拒社工介入。
防止虐待兒童會署理總幹事黃翠玲表示,屯門有不少虐兒高危組群,如貧窮、單親、新移民、跨境家庭等。黃稱部分新移民融入社區有困難,情緒或受困擾,亦不熟悉本港學制,不懂處理子女學業,有可能產生虐兒問題,故認為需協助他們建立人際網絡並提供支援。她說近年屯門多了較年輕及雙職父母,宜提供更多幼兒照顧服務,教導正面管教。
服務機構﹕近半個案住劏房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活力家庭坊(綜合家庭服務)高級服務經理馮少芳表示,觀塘有不少貧窮家庭,該中心個案中,近半虐兒發生在劏房家庭,不少亦為單親家庭。她曾遇到不少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如專注力失調、言語障礙等,家長不明問題所在,情緒不佳,最終用錯誤方法管教。她認為可提供服務協助家長及早識別問題,教授照顧技巧。
對於部分地區虐兒個案比例多,黃翠玲認為至今未有明顯改善,促請政府定期檢視及分析各區虐兒數據、人口特徵與家庭結構變化,了解服務需要,再制定針對式的家庭服務及防止虐兒政策,方能令服務到位。
明報記者 陳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