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顧失智症患者易憂鬱 親友需尋求協助 紓緩壓力
【明報專訊】從事心理輔導的社工黃田淑芬稱,患有失智症或癡呆症的老人,本身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有什麼問題,但會給自己身邊的人造成較大的工作和精神壓力,而後者需要尋求一些紓緩自己壓力的方法。
據了解,被控殺害自己76歲老妻芭芭拉的81歲老翁科維奇,長期患有阿茲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這種病症是一種大腦疾病,會導致記憶、思考和行為的問題,佔失智症病例的60%至80%,目前僅在美國,就有超過500萬人患有阿茲海默症。
黃田淑芬表示,患有此種病症的病人,本身並不太會意識到自己有什麼問題,但負責照看的家人,卻面臨相當大的勞力和精神壓力。
「這類病人經常伴有突發的攻擊性行為,經常讓照看者措手不及。而且長時間處於此種壓力之下,照看者會有精疲力盡的感覺,會出現高度情緒緊張和憂鬱症。俗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即便是感情很好的夫妻,在長期照看患病配偶的情況下,也難免會有怨言。」
據了解,遇害的妻子芭芭拉長期照看丈夫的情況下有了一些怨言,平日便多有抱怨,令科維奇老人頗為不耐,不滿情緒積累之下終於爆發,可能是造成芭芭拉不幸身亡的結果。
黃田淑芬建議,阿茲海默症病人的親友,可以參加各個機構舉辦的工作坊(Workshop)或支援小組(Support Group),增加對這種病症的認識。
「對這種病的認識愈多,愈知道如何處理突發情況,知道病人發作時,只是他的病情有變化,並不是針對照顧者本人。」
此外,如果是家人都忙於工作無暇照看病人,省府的Community Care Access Centre有提供補助,讓病人家屬去請護工來提供一些護理工作,減輕家屬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