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港約有12萬個招牌,大部分屬違規搭建,為了針對較大型的危險招牌,屋宇署去年採取新措施,直接向法庭申請優先清拆令,拆除違規大型招牌,以免有人拖延清拆。油尖旺區議員許德亮指出,該措施忽略較小型但有潛在危險的招牌,「排得嚟都天光」,不少個案拖到出事才處理,建議強制推行招牌註冊制度,加強規範招牌工程。
油麻地南京街6號「白加士街」遊戲機中心前日一個6米長招牌塌下,壓傷3人,肇事招牌昨已移走,遊戲機中心昨如常營業。
違例招牌檢核計劃反應冷淡
屋宇署去年曾估計,全港12萬個招牌當中,只有8000多個是該署批准,以及透過「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入則申請,餘下均屬違規招牌。
屋宇署過去一直按風險評估,優先清拆有即時危險的招牌;另外署方於2013年9月實施「違例招牌檢核計劃」,讓招牌持有人檢測後,再向署方申請暫時保留違規招牌,每次有效期為5年。屋宇署去年5月曾向立法會交代計劃進度,計劃自2013年9月開始,至2016年3月底的31個月內,只收到約450宗申請,反應冷淡。
屋署近3年執法拆179大型違例招牌
根據油尖旺區議會文件,由2014年至今年9月,屋宇署就危險或棄置招牌發出942宗拆除危險構築物通知,當中有95宗未有遵從,其間當局採取針對大型違例招牌的執法行動共拆走179個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