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3位85後上海年輕人因為熱愛小時候的搪瓷生活用品,2年前成立文創公司,開發時尚的搪瓷文創品,是內地首家原創搪瓷品牌,受千禧一代年輕人喜愛。
搪瓷杯、盆、餐具等家居用品一度是內地民眾家家戶戶必需品,但經濟改革過程中,被市場淘汰。2006年因為景泰藍工藝被內地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出同門」的搪瓷工藝價值也提升。
當末代廠長 父不甘心
2年前創立「玖申」的謝賢表示,製作現代搪瓷用品,不僅是對小時候使用的生活器皿的懷舊,也是因為父親謝黨偉的遺憾與不甘願。
內地改革開放的步調中,國營企業不斷整併,上海原有7家搪瓷廠陸續關門,最後一家「久新」也在2002年歇業;身為末代廠長的謝黨偉送走最後一箱貨物後,靠在爐窯邊哭了。不願搪瓷手藝中斷,謝黨偉曾試圖自己開工廠製作,但當時因工廠消失,產品種類、數量大幅減少,民眾改用其他材質製作的生活器皿,市場大不如前,最後被迫關廠,他轉而收藏搪瓷作品。
從小看著父親藏品長大的謝賢,本來對搪瓷沒興趣,但難免會對搪瓷製品留意;2013年,他和妻子高歡歡在布拉格旅行時,發現當地流行的搪瓷製品與內地常見的不同,樣式活潑又不乏復古風韻,2人突然發現搪瓷可以有時尚的表現。
美學加流行 顛覆傳統
2015年謝黨偉應邀到意大利佛羅倫斯參加世界搪瓷大會,在現場拿手機直播,讓兒子看到來自世界各地、豐富多樣的展品,徹底激發謝賢的衝勁。同年9月,在米蘭拿到碩士學位的謝賢和高歡歡,以100多頁的創業計劃PPT說服父親謝黨偉之後,分別辭掉在上海工藝美術學校及服裝品牌的穩定工作,說服好友臧潔雯加入,成立文創品牌「玖申」。
為支持兒子,謝黨偉動用人脈,帶兒子夫婦拜訪各地知名工廠。最後3位合伙人決定和一家浙江工廠合作,並排除眾議,不做浴缸一類有市場的產品,不介入頂尖藝術品市場,以餐飲家居用品為主。高歡歡表示:「最早的想法是做有藝術觀感的下午茶食具……吃完飯擺在餐廳裏也可以做裝飾。」靈感來源是藝術或文學,如「The Thread」系列出自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的《點與線》;時裝業的美學也融入設計,加入流行趨勢、流行色和流行紋理,顛覆一般人對搪瓷用品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