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敬鬼神而遠之」 華裔家萬聖節不願扮「鬼屋」
【明報專訊】扮鬼扮馬的萬聖節轉眼就到,本地不少居民為了增添節日氣氛,一早已挖空心思為家居進行裝扮,力圖達到驚慄的效果。然而,對於不少華裔移民而言,受到「敬鬼神而遠之」的中國文化的熏陶,入鄉隨俗歡度萬聖節這一鬼節,多少有些忌諱。儘管主流社會對萬聖節吹噓﹐但仍有不少不支持這個傳統節日的聲音。
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又叫「鬼節」,人們在裝點家居時,最常採用的就是鬼臉南瓜燈、骷髏骨、白網黑蜘蛛和白衣鬼等充滿鬼魅色彩的裝飾用品,力圖營造嚇死活人的恐怖氣氛。
家住多倫多湖灘區的華裔移民林女士在過往數年來,每年均會陪同年幼的女兒外出討糖,也會事先準備好薯片和糖果在家門口派糖,但她堅拒了孩子要裝扮家居的要求。
在她看來,在「敬鬼神而遠之」的中國文化中,「鬼」是忌諱,死亡更是一種禁忌,沒理由將屋里屋外搞得鬼裏鬼氣的。不過,給孩子穿上仙女、公主等化妝服並外出討糖,還是可以接受的。
林女士記得有一年的萬聖節是一個陰冷的下雨天,她陪同當時才5歲的女兒在自家居住的住宅區內討糖。
有一戶民宅的前院佈置了真人大小的殭尸,當她倆在步行路過該戶民宅時,原本一動不動的殭屍突然彈跳起來,把她倆嚇了一跳。林女士的女兒被嚇哭了,立即吵着要回家。孩子在回家後仍心有餘悸。
加拿大中華寺的普清法師指出,西方的萬聖節其實就是鬼節,從佛教的角度來說,鬼的福報是無法與人類相提並論的,人們在萬聖節大搞慶祝活動,甚至扮成鬼怪,是有損人的福報的。他說:「這就好比是一個尊貴的國王故意將自己扮演成乞丐一樣,是有損福報的。」
多倫多宣信華人宣道會陳柏鈞牧師表示﹐加國社會已有愈來愈多暴力﹑威嚇事件﹐實在沒有未必在萬聖節進行帶有暴力與威嚇成分的活動﹐尤其是這些活動都有青少年和兒童參與。
他對教友說﹐最好不參與萬聖節的活動。雖然有教友表示﹐可以在派糖給兒童時﹐附帶一些有意義和正面的信息﹐但陳牧師勸告說﹐還是要謹慎從事。他提到﹐過去曾於萬聖節的晚上﹐在教會舉行聚會﹐讓兒童有其他好去處﹐不用逐家逐戶討糖。
陳牧師又說﹐渲染幽靈鬼怪的萬聖節狂歡派對﹐容易導致青年人有過火行動﹐而且給社會帶來不良風氣﹐並不宜過分鼓吹。
根據加拿大環境部氣象局在昨天下午發表的天氣預報,萬聖節(明天)的天氣是晴間多雲,有三成下雨的可能性,最高氣溫是攝氏8度。夜晚則是多雲天氣,最低氣溫是攝氏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