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惑走私 薯片罐藏穿山甲鱗片 新興偷運歐洲鰻魚苗
【明報專訊】海關及漁護署近年加強打擊走私瀕危物種,海關在今年首8個月破獲近300宗同類案件,較去年同期增近三成,其中價值不菲的象牙仍為最常見的種類。不過,海關發現近年有人偷運不能人工繁殖的歐洲鰻魚苗到本港,再轉到鄰近地區培植。不法之徒收藏瀕危物種手法亦層出不窮,例如將穿山甲鱗片冒充薯片,放入筒裝薯片罐內掩人耳目。
走私瀕危物種升三成 象牙常見
今年首8個月,海關破獲292宗瀕危物種走私案件,總值1.2億元,案件宗數及價值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29%及62%,涉及的重量共4.9萬公斤,反而下跌63%,另有173人被捕,增加37%,其中65人為內地人,被捕的內地人數目上升124%;象牙仍為最常見的走私種類,共破獲41宗,價值約7700萬元,約重7400公斤。
海關助理關長(邊境及港口)何珮珊表示,走私品的種類五花八門,包括象牙、木材、活龜、穿山甲鱗片等,除了傳統的海路運送重型物件外,發現有人以螞蟻搬家形式,利用航空旅客收藏物品來港,例如將象牙切成細片,以避過檢查。有不法分子利用獨特的收藏方法走私,例如用襪包裹活龜作保暖及保護、將穿山甲鱗片冒充薯片,放入筒裝薯片罐內掩人耳目等。她又指近年新興走私歐洲鰻魚苗,由於鰻魚苗不能人工繁殖,有人於每年11月至3月的繁殖期,在原產地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大量捕撈魚苗走私來港,轉運到鄰近地區培植。海關去年檢獲13宗,共417公斤,主要來自西班牙,而今年有4宗,共重54公斤。
蘭花仙人掌手信小心陷法網
她又指公眾對瀕危物種有認識,但有些市民認為常見的普通旅遊手信,如觀賞用的蘭花、仙人掌、石斛等,亦有可能屬於受管制物種,建議市民帶來港時,要看清楚紀念品是否屬受管制物品。
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自然護理)陳堅峰指出,受管制物種達3.5萬多種,提醒市民如不肯定,就要在漁護署網站查清楚,免誤墮法網。
陳堅峰又指署方與海關緊密合作,一旦海關搜查到走私物種,就會由漁護署核實並接收,用作保育、科研及教育等用途,例如捐予博物館及中小學。
鰻魚需求大 不能人工繁殖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經理杜偉倫表示,由於食用鰻魚的人數大增,但在現有技術下,不能人工繁殖,只可將魚苗養大食用,不同品種的鰻魚都減少;有研究顯示,歐洲鰻魚更在45年間大跌95%,為極度瀕危物種,而日本鰻魚同樣為瀕危物種,呼籲市民停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