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叻星:盂蘭節源於鬼神?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9月5日是農曆七月十五日,道教稱「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節」。民間流傳農曆七月是「鬼月」,算算日子,原來9月19日「鬼月」才結束呢!不過不用怕,源於佛教的盂蘭節本有宣揚孝道、行善積德的意義,後人以訛傳訛才有鬼神迷信的說法。
為認識盂蘭節文化,廖立旻(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五年級)特意來到荃灣三棟屋博物館參觀「口傳心授──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認識盂蘭節和香港潮人(潮州人)盂蘭勝會。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博物館二級助理館長梁明穎(圓圖)說,盂蘭節的起源有不同說法,最廣為流傳的是「目連救母」的故事:相傳釋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叫目連,他的母親做盡壞事,死後在地獄的餓鬼道受苦。目連為救母親,聽從佛祖吩咐,以水果、食物供養其他僧人,積累功德,助她解脫。後來佛教傳入中國,結合道教和儒家思想,才成為現時的盂蘭節。
立旻是基督徒,家人亦信奉基督教,不會在盂蘭節做任何儀式。對鬼怪之說,他直言有「少少驚(害怕)」。潮人盂蘭勝會每年均會在銅鑼灣摩頓台舉行,立旻的學校就在附近,但他從不敢走進內。梁明穎的解說加深了立旻對盂蘭節的認識和興趣,他笑道:「知道後,就不怕(盂蘭節)了!」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3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