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地震陰霾人口減 日本東北推旅業自救

[2017.07.22] 發表
山形縣知事吉村美榮子昨受訪時透露,香港是山形縣農產品最大海外市場。其桌上分別是山形縣吉祥物Kitekerokun(左)及Perorin(右)。(羅睿琪攝)
在山形車站可見吉村美榮子頭戴車厘子帽的宣傳紙板。(林康琪攝)

日本東北經歷2011年3.11大地震後經濟備受衝擊,人口流失亦成一大挑戰。山形縣知事吉村美榮子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當地在大地震中雖無受災,但受到質疑本土安全的傳言影響,旅業與農業均受挫。當地如今正努力推動農產品外銷與吸引觀光,促進當地經濟,作為改善人口減少政策的一環,藉以與其他政策結合,挽回人口跌勢。明報記者 羅睿琪 林康琪

日本人口已連續8年下降,總務省本月初公布,截至今年元旦,日本人口約為1.26億,較去年同期減少超過30.8萬,跌幅為0.24%,為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由於地區經濟不景,人口集中外流至東京的問題嚴重。當局今年初決定撥款556.4億日圓(約6.38億加元)予609個地區政府,協助製造就業、支援基建等,以減少地區人口流失。

地區經濟不景 人口外流東京

東北人口減少問題一向備受關注。前岩手縣知事增田寬也2014年在《地方珝嚏n一書中預測,東北的人口將由2014年的933萬下跌至2040年的680萬,當中以青森縣及秋田縣最為嚴重。

山形縣目前人口約為110萬。吉村稱,現時除卻東京,日本其他地區,包括山形縣及其他東北縣市同樣面對人口減少問題。她稱,山形縣人口減少主要有兩因素﹕一為人口自然流失,即出生人數少於死亡人數,當地每年自然減少的人口約為7000;一為社會因素造成的減少,即遷出者較遷入者少,每年約有3000人流失,換言之當地每年減少的人口達1萬。

多項政策 盼遷入者增遷出者減

為緩減以至防止人口流失,吉村稱,縣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旨在支援年輕人,例如舉辦活動為單身人士製造相識機會,促進當地居民結婚生育。當局亦有措施確保當地企業增加正式員工人數以及提升薪酬,同時致力吸引更多企業遷移至縣內,並鼓勵創新產業,希望增加就業機會,保障建立家庭的經濟所需。在教育方面,現時許多高等學府中在首都圈,為吸引年輕人遷入,山形縣亦不斷擴充高等教育機構。另外,當局亦向縣外發放遷居所需資訊,並有支援計劃協助新遷入縣者。

毗鄰福島 外界安全疑慮深

促進當地經濟是這些政策當中的重要一環。雖然山形縣致力增加農產品出口與推動觀光,以維持經濟發展水平,但2011年的3.11震災帶來沉重打擊。吉村指出,山形縣雖然未有直接受災,甚至擔起了災區支援縣的重責,接收約1.3萬名災民,但震災令整個東北的旅遊業、農產品出口均受重挫,山形縣亦未倖免。由於山形鄰近震災重災區福島縣,外界對當地安全的疑慮屢成焦點。她憶述,震災後不久曾與秋田縣的代表團到台灣訪問推廣,因為山形縣與發生核事故的福島縣相鄰,她被傳媒質問福島核災對當地有多大影響,「但山形距離發生核事故的福島核電站實質相距上百公里以上,兩縣之間亦有山峰阻隔,不受輻射影響」。事過境遷,她現在希望以東北視作整體對外宣傳,「除了為振興山形縣努力,亦希望整個東北地區一起恢復過來」。

更多國際要聞
機械人探福島3號機組 攝疑似核燃料碎片
【明報專訊】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使用水中機械人,深入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安全殼內,並於周五(21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機械人拍攝到很可能是熔落核... 詳情
英日強調「肩並肩」應對朝核問題
【明報專訊】英國外相約翰遜周五(21日)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舉行戰略對話,強調會與日方「肩並肩」緊密合作,應對朝鮮半島不穩的局勢。他又批評,朝... 詳情
【明報專訊】韓國國防部周五(21日)宣布,考慮到民間團體的大力反對,薩德導彈防嬤t統(THAAD)部署地星州基地附近居民的意見後,決定取消薩... 詳情
聯合國:朝鮮大旱 料進口食物需求增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表報告,指朝鮮今年4月至6月降雨量,遠低於長期平均水平,估計大旱嚴重影響主食收成,將較前一年同期暴跌30%,... 詳情
【明報專訊】朝鮮近年接連核試及試射導彈,令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亦使多國加緊制裁。但據韓國中央銀行卻指出朝鮮2016年的本地生產總值(GDP)比...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