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如定期驗血 不可能末期方知
【明報專訊】內地官方前晚公開的劉曉波獄中生活片段,顯示劉做過不同身體檢查。瀋陽司法局前日亦發聲明指劉每年體檢一次,但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引述劉家屬,質疑當局沒定期檢查,否則會知道甲胎蛋白(AFP)異常。
香港醫生指出,AFP屬肝細胞釋放的蛋白質,是一種肝癌腫瘤指數,如有定期檢查,不可能一發現就是末期肝癌。
劉曉波患有乙型肝炎,有外科專科醫生指出,一般會建議乙肝病人每半年驗一次血,驗血報告會反映體內的AFP指數,AFP屬肝細胞釋放的蛋白質,是一種肝癌腫瘤指數,若肝功能受損,會釋放過多AFP,醫生屆時會進一步檢查,相信如劉有定期檢查,不可能一發現就是末期肝癌。
CT檢查 脫眼鏡非必要
劉曉波在獄中生活片段顯示他做過不同檢查,有人質疑他在片中戴眼鏡照電腦掃描(CT),且有人陪伴在側。曾看該片段的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智文指出,相信劉曉波做的是電腦掃描檢查而非磁力共振(MRI)檢查,因MRI儀器形狀為密封式圓筒形,病人會從圓孔口進入儀器當中,而CT檢查儀器則只有一個圓形外框,病人可穿過外框。潘相信片段是檢查之前,即未正式開始掃描,因CT開始時有輻射,旁人不可以在場。
肝膽胰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說,MRI檢查中,病人必須除下身上金屬物件,如眼鏡等,CT檢查會建議病人脫下眼鏡,但「不是必須,若病人堅持戴眼鏡,也可戴着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