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急謀新銷路 大豆原料製座墊

[2017.06.12] 發表
模特兒展示玉米原料製成的褲子。(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美國農業連年豐收﹐農作物過盛﹐農民和貿易組織就要多花心思﹐為玉米、大豆尋找新用途﹐不管是生物燃料。還是製造各種家庭用品、化妝品。

儘管加工食品、飼料和生物燃料有強大需求﹐美國和全球農作物仍有過量供應﹐那是連年豐收和氣候適宜耕作的問題。為了銷售過剩農作物﹐農民和貿易組織設法吸引新顧客﹐從汽車製造商到玩具公司。近年來﹐玉米和大豆已經添加到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的座墊、宜家(IKEA)的牀褥、達能集團(Danone SA)的酸奶、寶潔(Procter & Gamble Co.)Olay品牌的保濕乳液。

Adidas AG最近推出一款Reebok跑鞋﹐以玉米為原料。樂高(Lego A/S)今年初說﹐它使用穀物原料製造積木塊。

業界團體呼籲更多研究﹐尋找新方法﹐讓農作物取代汽油﹐作為工業、建築業原材料。

全國玉米種植商協會(National Corn Growers Association)副總裁伯特爾斯(Paul Bertels)說﹕「我們坐擁大量過剩農作物﹐我們退後一步﹐要想想怎樣開發新用途。」

美國的玉米和大豆存量﹐在2017年首季度飈升到103.5億蒲式耳﹐創下新紀錄。大豆期貨自1月中在芝加哥貿易局下滑超過10%﹐玉米價格也有壓力。分析員預期﹐南美洲大豐收﹐全球農作物存量增加。美國農業部3月也預計﹐預期美國今年大豆收割量再創紀錄。

為農作物尋找新用途﹐並非新想法﹐世界首個和最大的生物塑料PLA製造商NatureWorks LLC﹐早在1989年研究新用途。但農作物連年豐收﹐不少農民債台高築﹐一些甚至破產﹐這種探索更是當務之急。

Argo Genesis Chemical LLC最近開發高彈性豆製塑料﹐可用作鋪路材料、紙板和尿片膠粘劑等產品。

聯合大豆理事會(United Soybean Board)主席莫特(John Motter)說﹐美國農民現在需要所有買家。

更多經濟要聞
旅客憑指紋面部掃描登機 專家關注保安風險
【明報專訊】航空業試用生物識別(biometric)技術﹐核對乘客的指紋或是面部掃描影像﹐辦理登機手續。保安專家警告說﹐這些新措施能為乘客節... 詳情
今年第二季大格局是科技股上升,商品指數(圖一)下跌,商品股弱勢。現在接近第二季季尾,資金開始流轉,科技股有些套利,落後的財務股又被提及,變成... 詳情
加國網民渴求無限數據
【明報專訊】加拿大人現在更少用手機通話﹐更愛寄發文字短訊﹐數據使用量急速增加﹐人們期盼電訊服務商提供無限數據計劃。可是﹐真正的無限數據計劃欠... 詳情
農業實驗孕育芥花油王
【明報專訊】 加拿大芥花油(Canola oil)走入主流廚房﹐理查森國際公司(Richardson International Ltd.)...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