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急謀新銷路 大豆原料製座墊
【明報專訊】美國農業連年豐收﹐農作物過盛﹐農民和貿易組織就要多花心思﹐為玉米、大豆尋找新用途﹐不管是生物燃料。還是製造各種家庭用品、化妝品。
儘管加工食品、飼料和生物燃料有強大需求﹐美國和全球農作物仍有過量供應﹐那是連年豐收和氣候適宜耕作的問題。為了銷售過剩農作物﹐農民和貿易組織設法吸引新顧客﹐從汽車製造商到玩具公司。近年來﹐玉米和大豆已經添加到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的座墊、宜家(IKEA)的牀褥、達能集團(Danone SA)的酸奶、寶潔(Procter & Gamble Co.)Olay品牌的保濕乳液。
Adidas AG最近推出一款Reebok跑鞋﹐以玉米為原料。樂高(Lego A/S)今年初說﹐它使用穀物原料製造積木塊。
業界團體呼籲更多研究﹐尋找新方法﹐讓農作物取代汽油﹐作為工業、建築業原材料。
全國玉米種植商協會(National Corn Growers Association)副總裁伯特爾斯(Paul Bertels)說﹕「我們坐擁大量過剩農作物﹐我們退後一步﹐要想想怎樣開發新用途。」
美國的玉米和大豆存量﹐在2017年首季度飈升到103.5億蒲式耳﹐創下新紀錄。大豆期貨自1月中在芝加哥貿易局下滑超過10%﹐玉米價格也有壓力。分析員預期﹐南美洲大豐收﹐全球農作物存量增加。美國農業部3月也預計﹐預期美國今年大豆收割量再創紀錄。
為農作物尋找新用途﹐並非新想法﹐世界首個和最大的生物塑料PLA製造商NatureWorks LLC﹐早在1989年研究新用途。但農作物連年豐收﹐不少農民債台高築﹐一些甚至破產﹐這種探索更是當務之急。
Argo Genesis Chemical LLC最近開發高彈性豆製塑料﹐可用作鋪路材料、紙板和尿片膠粘劑等產品。
聯合大豆理事會(United Soybean Board)主席莫特(John Motter)說﹐美國農民現在需要所有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