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購龕位需提防銷售陷阱
【明報專訊】前日獲立法會通過的《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下月30日生效,所有私營龕場最少要停賣龕位半年,直至獲發牌。有骨灰龕代理表示,部分龕場若不獲發牌,亦沒退款保障,但有顧客會因應龕場知名度、環境等因素而買位。消委會表示,高度關注違規私營骨灰龕場或中介趕在條例生效前,以不實或不全面的資訊游說消費者買位圖利,市民須提防銷售陷阱。
代理:有顧客僅考慮知名度價錢
有骨灰龕代理透露,立法會通過條例草案後,不少市民致電查詢條例詳情。他說,他在顧客打算買龕位前,會說明龕場未必獲發牌,部分「表二」的龕場不獲發牌,亦沒有保障,另他相信現時位於住宅用地的龕場不會獲發牌,不會向顧客推銷。
該代理指出,「表一」的龕場較便宜的龕位已售完,一般每個龕位需10多萬元;相對表二龕場,每個龕位一般售2萬多至3萬多元,故部分人會考慮售價,而買表二龕位。他說,部分消費者知道個別龕場沒退款等保障,只考慮龕場名氣、個人信心等因素而購買。
福位商會副會長黎孝仁表示,暫未見龕位價格轉變,但有不少顧客查詢,部分人誤以為7月1日便會知悉哪個龕場獲發牌。
買位前須釐清使用權了解退款賠償
消委會於2014至2016年,每年接獲8至16宗涉及購買骨灰龕位的投訴,主要涉及銷售手法及服務延誤,今年首4個月接獲1宗投訴,涉及服務延誤。消委會提醒,表一或表二的私營骨灰龕能否獲發牌屬未知之數,市民需提防銷售陷阱,包括龕場納入表一「必獲發牌」、「全數退款」、「以龕換龕」等銷售手法招徠,列入表二的龕場聲稱只要向政府申請更改土地用途便很大機會獲得發牌等。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龕位前須釐清龕位的使用權或業權,了解合約中補償安排,包括退款或賠償,並應向商戶索取有關資料,如有爭議時可有所依據,有需要時應徵詢法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