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阿晴最喜歡看偶像的演唱會,連EXO在日本的演出都不會錯過。
放大
 
Emily自嘲活像個「癡漢」,迷戀偶像李東海。大學畢業時,深知她喜愛東海的同學特意為她製作東海頭像易拉架,慶祝她畢業。
放大
 
圖為Emily的部分珍藏。
放大
 
圖為阿晴部分珍藏。
放大
 
岳曉東
放大
 

其他新聞
綠色透視:保護雨林 銀行舉足輕重
放眼世界:Enjoy the view of Victoria Harbour
英譯概念:uality of life(生活素質)
DSE信箱:美國大學入學條件
自製風車比併發電量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專題故事:追星,可以去到幾盡?

【明報專訊】年少追星平常不過,長大後回望那曾在你青春歲月舉足輕重的偶像時,能否尋回當初那種心動感覺?不少家長不理解子女追星,憂心他們會因此荒廢學業,這個看法又是否有理?這次找來兩名「粉絲」分享追星點滴,專家亦為我們剖析青少年追星行為。

迷戀SJ李東海6年

為買偶像商品捱麵包

早年韓國組合Super Junior(SJ)憑一曲Sorry Sorry紅遍亞洲,亦令Emily認識他們。不過Emily真正愛上此組合及其成員李東海(東海),卻是因為2011年被朋友「強行」拉去戲院看Super Junior演唱會大電影,整套戲她只認得一個人——東海,後來從網絡認識偶像,並加入Super Junior的國際後援會。

東海有什麼特質吸引Emily呢?「首先是迷戀他的外表,哈哈哈,這是一定的。第二是他多才多藝,除了唱歌跳舞,還會演戲、作曲。」Emily明白偶像褪去光環都只是普通人,大眾看到的形象未必真實,或只是藝人及經理人公司的設計和經營,「但至少我鍾意他表現出來的性格特質。鏡頭前的他性格開朗和善、人緣好。開始喜歡他的那年,學習壓力很大,但每次看他的影片及相關東西都會覺得很愉快、很放鬆」。

Emily稱喜歡Super Junior後,便開始買他們的唱片、寫真集、相片、海報、Q版公仔等紀念品,6年來花費近2萬港元。「畢竟他們都要有收入,買他們的商品是支持的實質方式。我已經不算瘋狂,有朋友試過特意買機票到韓國Super Junior成員做電台直播的地方,稱隔茯謎看他們,覺得這樣很幸福。」支持偶像的「成本」不低,但Emily不介意把兼職的大部分收入奉獻去買偶像的商品,寧願餐餐捱麵包。

教授邀研韓流 反思更多

大學時修讀社會學的Emily因熱愛韓星,曾獲學系的教授邀請,參與韓國流行文化研究,對韓國的偶像文化反思更多。「韓國演藝界很強大,公司會很認真地培訓藝人,藝人『實習生』小學、初中已經接受訓練,學唱歌、跳舞等技能。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出道,只可以一直練一直練。整個過程汰弱留強,藝人就算成功出道,競爭都很大、更替很快,只要失去價值,就會馬上『消失』。雖然很殘忍,但亦令韓國藝能界保持高水準,像Super Junior等的唱跳團體,13個人跳舞居然都可以整齊得像同一個人跳一樣。這是香港、台灣所不及的。」

無心插柳追EXO

得到快樂與友誼

「他(朴燦烈)是團隊中比較多說話的,成日炒熱氣氛,表現得好開心,所以有個稱號叫『快樂病毒』。他本身是歌手,會作曲作詞,亦是演員,有拍電視劇、電影……」被問起韓國男子組合EXO成員朴燦烈時,阿晴即娓娓道出他的性格特徵、才華技能,足見她對偶像的熟悉。

阿晴雖然一直有留意韓國明星,但注意到EXO這組合亦屬無心插柳,「其實(EXO)一出道就聽過,不過當初不太鍾意」,直到有次其他綜藝節目因事停播,她因無聊去看EXO的節目,才真正認識他們。出道時EXO成員逾10名,為何偏偏喜歡燦烈?阿晴說:「(節目中看到)他對團員的態度、他做的事,覺得『OK喎呢個人!』,開始留意。」

2015年時阿晴才真正對EXO?迷,除了鎖定他們在香港的演唱會,還追遍他們在韓日台的巡演,購買唱片、周邊商品不在話下,閒時還會把燦烈的影視作品看完又看。為令偶像更受歡迎,她還開了個Instagram(IG)帳戶分享追星經歷,「想發放些資訊給大家,看看可否令更多人認識他、喜歡他」。阿晴如數家珍地列出燦烈的優點,但坦言不知該如何解釋這種喜歡,「鍾意是一種感覺。說真的,我只看到表面,他為人怎樣其實我不知道」。

喜歡燦烈3年多來,阿晴花費不少,不過她自覺不算瘋狂,都是「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她最享受追星的過程,如分享看演唱會的感受,成功與其他歌迷交換偶像商品會令她很開心,能否近距離接觸偶像對她而言不太重要。

開IG分享追星經歷 廣交各地歌迷

因為追星,阿晴結識了一群來自各地的EXO歌迷,彼此發展成無話不說的朋友,「話題不止圍繞偶像,還會一齊去旅行,當我去到他們所在的地方(如日本、台灣)時,都會找他們一聚」。阿晴笑說:「其實好像和他(燦烈)無關。」不過,燦烈某程度上使阿晴找到「生活中的興趣」,「正如別人鍾意彈結他,會好專注去彈,而我就是專注鍾意了一個偶像」。

得到了快樂和朋友,那麼阿晴又有沒有聽過他人的微言?她認為自己追星算理智,只是不了解的人或會覺得她「黐線」。不過她很幸運,朋友深明她對燦烈的喜歡,見她頻頻去看演唱會都只會說句:「你又去呀?」連媽媽都是韓劇迷,認得她的偶像之餘,還和她有共同話題,「比如朴燦烈最近有套新電視劇,媽媽會同我討論一下」。

◆學者:偶像榜樣化 追星成奮鬥動力

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岳曉東指出,青少年追尋偶像很正常,「小時候都聽父母,成長時從父母身邊脫離,父母形象不再像以往一樣高大」,這時青少年往往需要其他追隨對象助他們過渡這段獨立、長大前的時期。岳教授形容這種現象就像「長青春痘」,「大部分人都會經歷,主要在中學,到大學開始減少,因為他們要集中回到自己的升學、就業等」。

岳曉東認為追星一般有兩個層次,追求表面(superficial)和追求內在質素(disposition),而近年韓星大熱就與愈來愈多人重視表面的追求有關,「韓星外表做得好好」。不過,他指出發展到內在層次的追求,才更可能影響青少年的自我。那麼影響是正面抑或負面?「主要看怎樣追!」

理想的追星,岳教授稱為「偶像榜樣化」,「偶像的人格、奮鬥史會指導青少年,可能會導致模仿,或是想與偶像一樣取得某些成就」。他表示「偶像榜樣化」多從自身出發,透過偶像令自己變強大,「重點不在花錢支持,而是從偶像身上學懂什麼,令你有更多奮鬥動力」。抱這種心態,青少年自然可在追星同時為自己人生負責。

神化偶像或喪失自我

岳教授認為最不健康的是過度神化偶像,「(認為)他就是最好,他就是我的唯一」,岳教授指這種心態會令人失去獨立思考,好像「偶像犯錯,粉絲會拒絕接受,認為錯不在偶像而在其他人」,更甚者或連自我都喪失。岳教授以轟動一時、為與偶像劉德華見面而家破人亡的楊麗娟為例,「太在乎一個現實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人,人生變得完全是為他人而非自己」。

雖然岳教授強調楊麗娟事件是特殊情?,但都要特別注意花費過量時間和金錢在偶像身上的情G,因這些行為可能是盲目偶像崇拜(idol worship)或上癮行為(addictive behaviour)的徵兆。不過,他認為家長應少否定、多引導,更可嘗試研究孩子的偶像,「家長或可從偶像身上找出好的特質,引導青少年向正確的方向追星」。

文:鄭秀賢、何思諾

圖:鄭秀賢、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今日相關新聞
專題故事:追星,可以去到幾盡?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