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盈餘投安老體育創科 曾去陳上 未來基金注資斷纜

[2017.02.23] 發表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陳茂波與前財爺曾俊華都說審慎理財,但陳與曾之最大理財差別,是曾俊華一去,他創立的「未來基金」路向不明,不再按計劃撥入盈餘作投資儲蓄。陳茂波反而把三分之二盈餘、約610億元預留給安老、體育、創科和青年發展「投資未來」,陳形容是「較合適的做法」。

明報記者

原料38億盈餘撥入基金

曾俊華任內利用2200億元土地基金儲備,成立「未來基金」,旨在把部分盈餘儲起作長遠投資。他當時指出除非經濟逆轉或政府儲備結餘跌至約6個月政府開支,否則不宜動用基金,至少「鎖死」10年儲錢。在去年財政預算案中,曾俊華提出把2016/17年度三分之一盈餘,即48億元撥入未來基金,原預計2017/18年需把38億盈餘撥入基金。

陳稱「較合適的做法」

不過,陳茂波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幾百億(盈餘)我無放落未來基金」,指2016/17年度有928多億盈餘,當中花了約三分之一「派糖」做紓困措施,餘下的盈餘用作「投資未來」:預留300億元加強安老和殘疾人士康復服務,以及推出措施確保院舍照顧服務質素;撥款200億元增建運動場等;預留100億元支援創科發展,以及10億元推動青年發展,當中7億元預留予教育局,加強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另外3億元撥款予民政事務局,擴展多元卓越獎學金和國際青年交流計劃。

陳茂波說:「我們拿300億出來,就放在這裏,勞福局就會跟進,就着老人家、長者院舍、殘疾人士院舍,和他們康復各方面的服務。」

指「量入為出」原則有彈性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不注資「未來基金」,不代表基金無用。至於上述各項撥款實際如何使用,要留待各政策局決定。

除了沒有注資「未來基金」,陳茂波對「量入為出」的原則亦有不同演繹。陳在預算案中提到,基本法「量入為出」的原則「不是每年收支的緊箍咒,而是存在一些彈性……我認為最重要是應使則使並審慎行事,務求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大體上財政平衡」。

稱政府開支不超兩成GDP僅參考

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有否新的理財想法,如財政儲備佔本地生產總值(GDP)一定的百分比,陳茂波回應說,過往社會和政府內提出開支維持在不超過或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GDP的20%,「只是一個參考,不能作為一個硬指標」。陳認為不需要執著於20%這條線,反而要看社會需求和長期承擔。

更多港聞
撥300億改善安老復康 業界盼紓人手短缺
【明報專訊】2017/18年財政預算案預留610億盈餘推動不同工作,其中一半用作加強安老和殘疾人士康復服務,但沒有交代細節。政府消息指需待《... 詳情
【明報專訊】庫房「水浸」,基層市民繼續受惠於政府的一次性紓困措施。新財政年度社會福利的政府開支預算為805億元,當中72億元為非經常性開支。... 詳情
紀律部隊增兵逾2000  入境處佔711  公僕大軍破18萬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在2017/18年度增聘3378名公務員,較去年增1.9%,令公務員團隊突破18萬人。增聘的人手中,五大紀律部隊佔64%...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政府銳意發展大型基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計,2017/18年度政府涉及工程的非經營開支為1072億元,當中用於基本工程的開支... 詳情
康文署1.9億辦賀回歸活動
【明報專訊】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0周年,多個政府部門預加預算舉辦活動,其中政務司長辦公室轄下的禮賓處將增加5180萬元撥款,以接待來港出席慶...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