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跳出家課框框 揮灑創意

[2017.01.20] 發表
黃綺筠老師(左)和區卓文老師(右)
彭耀鈞
陳葒

【明報專訊】設計這套教學方案的黃綺筠老師和區卓文老師不約而同指出,這天學生的表現放開懷抱,「其實這套教案(教學方案)放在課室也做得到,但學生習慣了課室這環境是用作考試、測驗的,心情沒那麼放鬆」,黃老師說。

感受環境 移情作用更大

她續指出,這節課「以劇本作延伸,想學生學會易地而處,多觀察身邊事物,不止是看文本」。區老師補充道,平日上課多只用課本或者電腦簡報,即使讀故事也很難帶給學生第一身感受,「feel(感受)到身邊環境,移情作用會更大」,這就是把課堂移師操場的原因。

課上選用繪本《卡夫卡變蟲記》教寫作,為的不是當中的寫作「技巧」,而是以其簡潔明快的故事引起學生興趣。故事中幾乎所有人都沒有發現卡夫卡變了蟲,只有他的摯友發現,並說出一句「我在乎你」,帶出要關心身邊人的道理。黃老師表示,學生對這句話十分深刻,課堂過後還會繼續談論,以不同方式令學生對日常生活有所反思,也是中文教育中培養品德情意的重要一環。

話劇遊戲引導 學生主動創作

我們都會觀察、有所感,卻未必願意把感興化為文字。這節課以話劇、遊戲形式為引導,望學生能在「格仔紙」以外的地方即席揮毫,不設時限,不嚴格監督,拋開以寫作為家課的包袱。區老師說難得見到學生主動創作:「平時他們只是被動地想我們叫他想的東西,很規範化……平日給他們開放式題目,如『無題』,他們會反問:『這不是一道試題,為什麼要做呢?』」他說看見學生躺下來看着天、若有所思的樣子,終於有種「似是在創作」的感覺。

不論發揮創意還是琢磨筆尖,都不可一步登天,只能靠日子有功。黃老師指出,「初中學生還會天馬行空,會想些太空、動物這些主題,高中學生大多變得考試導向,覺得寫這些題材反正『不會有分』,那不如不寫」,但培養創意和抒發真情實感的能力,不應因年級自我設限。是次參與課堂的中三同學,部分人聯想一覺醒來變成熊貓、兔子、公雞等動物一天生活遇上的困難及趣事,也有人「穿越」到商紂王的宮殿,鬧出不少笑話。

■活動理念

「為校園帶來生氣」

賽馬會創新教育工作室推動的「飛翔教室」首踏校園,曾任教中文、文學科的明愛莊月明中學校長彭耀鈞認為,活動為校園生活帶來生氣,學校有常規課程,不需每節課都有很大「進展」,能按部就班,引導學生寫出真實感受便可,「學生以為作文就是『作』出來,會寫些『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離開』的句子,但真感受才有意思」。

「展示教育新思維」

「飛翔教室」的誕生,有賴「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陳葒的全力推動。他認為現時單一以考試導向的教育模式只令小撮人得益,非教育本義,而流動教室是要展示嶄新的教育思維。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近來中日合製動畫成為新潮流,近月由國產小說改編的動畫《一課一練》更邀來日本知名業界人物助陣,成為網絡話題。但「衝出中國」也不見得...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科舉較公平地選材而能長期實行,甚至吸引西方參考,但選出來的卻未必真是治國之才。理論上科舉自隋代起一直要考「時務策」,縱在明清...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人生活營營役役,每天規律的節奏,有時讓我們感到厭煩。在繁忙的鬧市中,與所有疲倦的心靈等候巴士回家,會否在一刻想像自己有不同的... 詳情
新書試閱:老爸的剪紙課──女兒給父親最深情的手作習題
【明報專訊】回想一下,上次與父母一起做小手作,是什麼時候的事?上一次與父母坐下來好好傾談,又是多久以前?溝通有很多方法,如《老爸的剪紙課──... 詳情
閱讀篇章:社鼠猛狗
【明報專訊】俗語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西漢文學家賈誼可不這樣想,他對漢文帝說:「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於器,尚憚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