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兩電研可再生能源社區分散發展
【明報專訊】環境局長黃錦星昨表示,政府與兩電正在商討新的《管制計劃協議》,會探討如何鼓勵社區以分散方式發展可再生能源,又指在城市層面,結合多類型的可再生能源是世界趨勢。對於兩電近年被指錯估燃料成本走勢,黃錦星表示會趁商討新協議檢視情G。
黃錦星昨主持小蠔灣污水廠太陽能發電場啟用典禮後,被問到政府鼓勵分散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裝置,是否避免兩電過度投資、推高電費,黃錦星說,本港目前已有200個可再生能源項目連接兩電電網,政府也自行斥資興建可再生能源設施,希望達到節能及減碳,與兩電投資沒有特別關係。
黃錦星指出,社會期望未來會有更便利可再生能源連接兩電電網的措施,所以在未來的管制計劃協議,希望能夠有更多誘因,令這些設施可以在社區更廣泛使用。
按目前的管制計劃協議,兩電投資可再生能源准許回報率為11%,較燃煤及天然氣機組的固定資產平均淨值9.99%為高。兩電分別籌劃多年的海上風電場至今仍未獲批,反觀政府近年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單是渠務署透過應用太陽能及污水生物氣等發電,每年生產3200萬度電,約等於該署10%的用電需求,而渠務署耗電量佔政府總用電量約一成。
全港最大 小蠔灣太陽能發電場啟用
昨啟用的太陽能發電場位於小蠔灣污水處理廠,佔地1.1公頃,是污水廠面積約十分之一,裝機容量1102千瓦,較2010年投產的港燈南丫島太陽能發電場550千瓦大約1倍,是目前全港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發電場造價2700萬元,每年發電110萬度,足以滿足廠房本身約四分之一用電量,約相等於230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該發電場由4237塊太陽能板組成,連接中電電網,工程項目由中電工程有限公司投得,但並非中電資產。渠務署長唐嘉鴻表示,該署轄下有70多間污水處理廠,每年耗電量佔政府總用電量約一成,該署在推行新工程項目時,會繼續應用可再生能源,促進香港成為低碳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