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齊豪賭落敗 意歐掀危機
公投大比數否決修憲 外界憂衝擊歐元區
意大利周日舉行的修憲公投結果周一(5日)揭盅,結果選民以60%對40%大比數否決修憲。推動修憲是意大利總理倫齊期盼提升立法效率重要一着,最終變成對他及現政府的滿意度公投,他在這場政治豪賭中落敗,周一宣布辭職,但獲挽留至國會通過預算案為止(見另文)。外界除了關注意大利政局會否動盪外,更關注對意大利以至歐元區的經濟衝擊。
倫齊認責 辭任總理
倫齊星期一在總理官邸基吉宮舉行記者會,公布公投結果。他承認修憲失敗,說:「我的執政到此為止。我們給予意大利人改變的機會,這(改變)簡單而清晰,但我們沒有成功……我輸了。」他稱承擔全部責任,並已於周一下午向總統馬塔雷拉請辭。
分析指出,意大利政局可能出現3種發展(見表),如無意外馬塔雷拉將任命新總理籌組看守政府,如籌組新政府失敗就會提前舉行大選。
外界關注誰是倫齊的繼任人,大熱人選包括經濟部長帕多安。上周五帕多安大派定心丸,稱就算公投最終否決修憲,都不會引發金融地震,他昨日取消原定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行程。
馬林勒龐﹕意國人民「美麗勝仗」
意國公投被視為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當選之後的「民粹浪潮第三塊骨牌」。反對修憲的反建制政黨「五星運動」及右翼的「北方聯盟」對公投結果讚好。北方聯盟領袖薩爾維尼則在Twitter形容這是人民的勝利。
外國右翼政黨領袖如法國「國民陣線」的馬林勒龐祝賀這場意國人民的「美麗勝仗」,又稱意大利需要重視人民對自由的渴望;英國的疑歐派、獨立黨前黨魁法拉奇則稱,公投反映人民注意歐元多於憲法改革。
意國修憲核心內容是改革兩院制,大削參議院權力,藉以提高立法效率和加快立法進程,不過惹來憂慮新法例會使權力過度集中,加上意國現時經濟疲弱,另有難民危機及銀行業困境,最終削弱倫齊支持度,修憲公投反而變成對他的滿意度全民公決。倫齊事先揚言一旦公投失敗將請辭,反而有助反對派團結一致。
意國政局隨着倫齊下台即時出現不明朗,外界尤其關注這個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的長遠穩定。意大利經濟規模較2008年相比已收縮12%;銀行體系疲弱,國家負債佔GDP高達133%。陷入財困的意大利第三大的西雅那銀行需在今年底前籌得50億歐元資金,該行將檢討是否繼續實行上述計劃。此外,若有任何一間意國銀行倒閉,全國購買共1700億歐元銀行債券的市民將蒙受損失。
默克爾感遺憾﹕將與下任政府合作
倫齊是歐盟領袖中被視為最有願景的一人,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言人表示,默克爾對倫齊辭職感遺憾,但表示會跟下任政府緊密合作。
.德國外長施泰恩邁爾認為意國公投結果是一個「在歐洲這段困難的時間裏不太正面的信息」,促意大利繼續倫齊的經濟措施。歐盟經濟事務專員莫斯科維奇(Pierre Moscovici)嘗試淡化公投的影響力:「我有信心意大利政府有方法處理目前狀况。」(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