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彬組織三獲華永會特別捐款 共4110萬 民政局:特案特批無上限
【明報專訊】本報昨報道,由陳振彬擔任主席的青少年軍,獲民政事務局及轄下組織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分別快速批出空置校舍及捐款。本報偵查發現,陳振彬旗下組織非首次受惠,陳擔任創會會長的青少年發展聯會,2009年同樣獲民政局及華永會「批錢批地」,以1元象徵式租金租下前鰂魚涌學校,並分別獲兩批共1110萬捐款發展「德育發展中心」。
明報記者 張煒明 阮秀君
劉江華昨晚出席活動後,被問及事件是否「自己批自己」,他未有回應提問便離開。民政事務局發言人回覆,華永會在兩個恆常「年度計劃」捐款以外,不時就非牟利機構的捐款建議作個別考慮,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是次申請便屬於「年度計劃」以外的特別捐款。
青少年發展聯會獲批1110萬
發言人又稱華永會對於該些作個別考慮的慈善資助申請,並無預設的資助上限,華永會會審視每個申請機構提交的資料,基於計劃的目標和內容,考慮計劃是否配合華永會的一貫宗旨和方向,以及機構過去表現和執行能力,包括領導層的經驗。華永會委員會因應申請計劃的形式、內容和規模,以及華永會的財政,決定資助金額。
民政局又強調,在青少年軍獲批校舍及捐款一事上,沒優待任何個別人士或團體(見另稿)。
批核特別個案 醫療運動項目曾受惠
本報取得的密件顯示,華永會秘書處稱青少年軍雖是首次向該會申請捐款,但由陳振彬擔任創會會長的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2009及2015年先後獲兩批共1110萬捐款,用以翻新及維修前鰂魚涌學校,發展作德育發展中心,基於兩個撥款項目均已完成,管理層往績良好,因此相信青少年軍有能力善用捐款。
1元租歷史建築校舍 無諮詢無招標
秘書處又在文件解釋,華永會一般捐款的上限為每個項目300萬,但會就特別個案作特別批核,並列舉該會以往批出大額特別捐款的部分項目,包括醫療及運動項目(見表)。綜合這些大額捐款紀錄,顯示陳振彬旗下非牟利團體,共獲華永會3次特別捐款,共4110萬元。
翻查資料,本報2009年曾報道,民政局證實2008年將屬三級歷史建築的前鰂魚涌學校,以象徵式1元租予當年由陳振彬擔任會長的青少年發展聯會,為期3年,作為該會的德育發展中心,過程無諮詢區議會,亦無公開招標。但發展局在同年2月推出的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共有7幢政府歷史建築予團體申請活化,當中不包括前鰂魚涌學校,共收到114份申請書。當年有古諮會成員質疑政府將歷史建築批租予喜歡的機構,做法不公平。
陳稱按程序申請 議員質疑厚待
陳振彬以短訊回覆本報表示,青少年發展聯會一直以來均有按正常程序,向不同慈善基金及團體申請捐款和資助,並獲撥款推行相關青年發展計劃。聯會於2009及2015年向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申請資助,分別用於改建及翻新位於鰂魚涌的德育發展中心,亦是按既定程序。陳未有回應聯會當年有否向民政局申請前鰂魚涌學校。
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表示,一般人士或團體向政府申請撥款或用地,均要通過嚴格審批過程,難獲如陳振彬般「厚待」,如過程不透明不公開,難免令人質疑結果是內定予與政府關係密不可分者,民政局應一併解釋多次批錢及批地予陳振彬旗下組織的原因。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