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埔魚塘再遭倒廢料 觀鳥會批執法不力
【明報專訊】香港觀鳥會發現,米埔濕地保育區內位於政府土地的魚塘,一年內遭兩度棄置建築廢料,最近一次於兩星期前發生,批評政府執法不力,事後又要聘請承辦商清理,浪費公帑。環保署表示已收到觀鳥會投訴,正聯絡該區魚塘負責人,並會聯同相關部門作進一步跟進。
環保署巡查未見疑人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該署於上周一收到香港觀鳥會有關於米埔懷疑棄置建築廢物的投訴,該署人員於本月19日及25日巡查,在投訴地點的魚塘壆邊發現有一部挖土機及泥石堆積,惟現場沒有發現傾倒建築廢物的人,或有人違反環保法例的情况。由於棄置廢料地點位於官地,本報亦有向地政總署及規劃署查詢,惟至昨截稿前未獲回覆。
一年兩宗 動用公帑清理
香港觀鳥會早於2012年首次發現,米埔担竿洲附近一帶魚塘的政府地遭傾倒建築廢料;今年初,該會於同一位置發現堆積如山的廢車胎,兩宗個案都因為政府未有拘捕涉事人,而要動用公帑,聘請承辦商清理。
該會於兩星期前,再於同一位置發現遭棄置建築廢料,面積約7000平方呎,範圍較對上兩次大,不但覆蓋魚塘塘壆,更填平了部分魚塘,損害魚塘的生態價值。
香港觀鳥會保育主任胡明川表示,感謝政府部門清理傾倒在魚塘的建築廢料,但總不能「見一單清一單,尤其事件重複在同一地點發生」。她認為政府應加強執法及採取預防措施,如主動派員巡查或在魚塘邊圍上鐵絲網,防止官地成為非法傾倒黑點,破壞后海灣濕地的生態價值及完整。
觀鳥會指出,傳統魚塘需要降低水位以收取魚獲,同時可為各種依賴濕地的雀鳥提供合適生境覓食及棲息,因此魚塘濕地是具高生態價值地點。該會曾於該處接連的魚塘,記錄到全球瀕危的黑臉琵鷺及全球極危的勺嘴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