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華裔建築師譚秉榮病逝香港
透過建築改善市區環境 獲獎無數
【明報專訊】溫哥華著名華裔建築師譚秉榮突然病逝於香港,享年75歲;其親友與政要紛紛表示哀悼。譚秉榮的死訊由他在溫哥華的建築事務所宣布,指出他在出訪香港時出現腦動脈瘤(aneurysm)破裂,在周二下午猝然而逝。
譚秉榮建築事務所連同香港建築師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組成的團隊,在2012年獲選成為香港西九龍文化區戲曲中心的設計團隊,西九戲曲中心剛於5月完成主要結構,預計可於2018年投入使用。但訃告中沒有說明,譚秉榮出訪香港,是否就是巡視西九戲曲中心的建築進度。
他結婚50年的太太Bonnie Thom在公司網站中指出,香港西九龍戲曲中心可算是譚秉榮一生成就的總結。在譚秉榮臨終時Bonnie Thom守候在他的身旁。
譚秉榮經手畫則不少著名建築,包括卑詩大學的陳氏演藝中心(Chan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西門菲沙大學位於素里市的中心城市大樓(Central City)、溫哥華水族館(Vancouver Aquarium)的太平洋加拿大館(Pacific Canada Pavilion)、86年世博(Expo 86)的香港館、以及列治文的時代坊(Aberdeen Centre)。除此之外,譚秉榮在美國、中國與香港都有建築。
Bonnie Thom在訃告中又說,她丈夫一直堅信,建築不僅是一棟房屋,而應該有所超逾,為周邊的環境發放光亮。譚秉榮通過建築,改善市區環境,而且得獎無數。
譚秉榮1940年在香港出生,移居加拿大後在卑詩大學攻讀建築。他曾經與Fumihiko Maki、 Arthur Erickson等建築師合夥,其後在1982年開設自己建築公司Bing Thom Architects。譚秉榮也提攜帶出不少新晉建築師。
與譚秉榮相識幾十年的社區人士馬清石透露,他上星期還與譚秉榮喝咖啡。馬清石說,當時譚秉榮完全沒有病容,他的死,事前一點徵兆也沒有。
就他所知,譚秉榮太太還在香港。後事究竟什麼辦理,目前仍是未知之數。
馬清石指出,除了建築之外,譚秉榮有一些貢獻鮮為人知。幾十年前,他與譚秉榮在中華文化中心一起服務僑社,當時譚秉榮是第一個提出在文化中心旁邊興建一個公園。這一構思其後演變成目前的中山公園。
卑詩大學建築與景觀建築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凱列特(Ron Kellett)認為,譚秉榮是溫哥華,甚至是全加拿大最為頂尖的2、3位建築師之一。譚秉榮生前負責建築了不少演藝廳、圖書館、商場等公共建築,都要經受大量使用者的考驗。而受到他建築物打動的人為數不少;不僅僅是建築物的實用之處,還有建築物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譚秉榮拿捏得很好。凱列特認為,這不僅是一門技能,也是一門藝術。
卑詩省長簡蕙芝(Christy Clark)也就譚秉榮的去世發表聲明,指出他的建築「讓這個世界更加適宜居住」,又稱贊他待人接物總是彬彬有禮。他所構築的樓房與空間皆對受惠的社區有所反映。她說願與譚秉榮的家人分享哀思與禱告。
省新民主黨黨領賀謹(John Horgan)也發表聲明,向譚秉榮的親友表達哀思。他又稱讚譚秉榮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建築師,也是一位偉大的加拿大人。
溫哥華市議會昨日開會時首先默哀一分鐘,表達悼念。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說他與其他市議員都為譚秉榮的死深深感到難過,又稱讚譚秉榮在溫哥華修建了不少美麗的地方與空間,讓不少社區都受惠,在溫哥華遺留下很深的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