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智障案 張超雄籲教局不上訴 家長:英語天賦平等 局方﹕正研判辭
【明報專訊】教育局拒絕向照顧智障生的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普光學校批出外籍英語教師(NET),日前遭高院裁定其決定歧視及違反《基本法》。立法會議員張超雄連同家長組織,昨以智障童背唱You Raise Me Up等真實故事,力陳智障生也有學英語天賦,可藉跟外籍人士交流增自信,促教局勿上訴。
教局:一直提供額外資源
高院要求教局撤銷拒批NET的決定,發還局方重新考慮。教局昨重申,尊重法院的判決,正詳細研究判辭及徵詢律政司意見,再決定適當的跟進。局方又稱,十分重視特殊學校,一直提供額外資源支援其學生,特殊學校每班有8至15名學生,比普通學校少,亦獲額外教師和不同的非教學專責人員,照顧學生的特別需要。在最近兩個學年,局方亦因應特殊學校需要提供額外教師助理、下調視障兒童學校及群育學校的每班人數,及提供額外津貼以照顧醫療情况複雜的寄宿生等。局方將檢視特殊教育的發展和投放資源,提升教育質素。
智障兒唱英文歌鼓舞母親
劉太的8歲兒子患有自閉及輕度智障,她坦言每次帶兒子外出都感到恐懼,怕他「扭計」,她每次感到灰心、想放棄時,便會播放歌曲You Raise Me Up(中譯:《你鼓舞了我》)來自勉,不料播多了,兒子竟可不看歌詞背唱出來,令她很鼓舞,劉太說:「他唱英文歌時很自信,英文及普通話拼音都正確,有天賦,不應剝奪他的學習權利。」
專家:與外籍教師溝通增自信
香港特殊教育學會主席黃婉冰說,部分智障生與外國人相處時很活潑,不害羞,比一般學生學習動機更高,她指智障生與NET溝通有助增強自信,對自我形象低的小孩尤有幫助。
張超雄批評,教局拒向照顧智障生學校批NET,等同認為智障生「學英文都沒有用,不值得被平等對待」,要求當局勿花公帑就法院判決上訴。
張超雄上屆會期曾於立法會草擬私人草案《特殊教育需要條例草案》,要求在教育、醫療、家庭支援上,平等對待特殊教育學童,包括為每名在主流學校就讀的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設立獨立的教育計劃,提供相應學習配套,但他引述政府回覆稱,其建議涉及每年25億元額外開支及影響政府運作,立法會主席因而根據《基本法》第74條(即涉及政府政策的私人草案,提出前須獲特首同意)不審議草案,但張今屆會期將再提交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