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咖啡 這樣不同
10-15年前,新鮮炒製的咖啡豆在溫哥華很少見。超市裏面買到的那包咖啡,我們不知道它是何時炒製的,是何人炒製的,也不了解它的產地屬性和口味特點。一杯完美的咖啡來自產地、採摘、儲存、炒製等各個環節的優選,Republica Coffee Roasters(以下簡稱Republica)的創立初衷就是把最潤滑最醇厚最新鮮的咖啡帶給溫哥華人。「多花的錢只是一點點,喝到的咖啡好很多很多。」
文、圖:盛滔滔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喝咖啡的人都是愈喝口味愈挑剔。Hiro Tsujimoto和Ricardo Masana是Republica的合伙人。他們說:「我們喜歡對咖啡挑剔的人!」
從2007年至今,Republica 從零做到去年100萬元銷售額,分了三個時期:頭3年,潛伏期。那時Hiro還在Canada Line幹着一份全職工作,他和Ricardo都是利用下班時間談論他們的咖啡進口生意設想;接着,兩人兵分兩路去找供應商,一路向南美和拉丁美洲,一路向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後面5年的前半段,一切都在摸索當中,非常困難,存款在減少,孩子的花費在增加,銀行削減了他們的信用卡額度……
「我們不斷實驗咖啡配方,2年裏,我們做過太多太多的bad coffee。」
咖啡種植園之行
Hiro Tsujimoto和Ricardo Masana從高中時代就認識了。Hiro在本那比長大,Ricardo在西溫長大。2007年兩人開始討論想在一起做生意,Hiro還以為Ricardo要開一家小咖啡店,原來他是要做進口咖啡豆生意。Ricardo的親戚家在墨西哥擁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咖啡種植園,從事咖啡種植、交易已有三代。
之後,兩個人一起去了一趟墨西哥。「我有生以來喝過的最難忘的一杯咖啡,就是在一個叫做La Sierra Madre的墨西哥小鎮上。」Hiro回憶說。他們睡在山中的種植園裏,不管晴天還是下雨,和農民一起工作,學到很多咖啡知識,想種出最棒的咖啡,要掌握氣候、土壤, 以及對咖啡樹的習性很熟悉;他們學會如何採摘、去外皮、如何把咖啡豆分揀分類,學習了一整套炒咖啡豆的技術。
「那一次旅行,尤其在我喝過了新鮮炒製的咖啡之後,使我對咖啡的認識和以前大不一樣了。」Hiro說。
撒種子策略
咖啡進口商從咖啡豆的選擇就開始了質量控制,Republica由於有Ricardo的咖啡家族做後盾,得以認識很多世界著名咖啡產地的出口商,得以選擇最優質的咖啡豆,這是一杯很棒的咖啡的最基礎條件。
客戶都是慢慢積累起來的。一磅咖啡,他們也會送到門。Hiro說這叫做「撒種子」,喝咖啡的人一下子就能喝出新鮮咖啡的優越之處。即使到現在他們的批發生意大有起色,他們仍然堅持網上零售送貨到門。
2011年,Rupublica開始參加西溫農夫市場,現場炒製咖啡、現場示範如何用最簡單的器具做一杯很棒的咖啡。他們的咖啡是接了訂單才炒,日期印在口袋上。「咖啡最好在炒製出來兩個星期以內享用。我們的咖啡凡是三天之內沒有賣出的,均捐給社區。我們也很注重環保。袋子全部是可降解的環保再生紙。」
銷售每年遞增5成
咖啡交易在全球範圍內都很活躍,不亞於石油。2015年,加拿大人均咖啡消費量達到152升,這樣的數字,為Republica這樣的公司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過去三年,Republica公司的銷售額以每年50%速度遞增。Hiro說,他們在2017年的銷售目標是再翻一番達到200萬元。
「市場還是很健康的,但競爭也愈來愈大。自己做生意,就是一場長長的馬拉松,現在生意走上正軌,意味着更多的headache(麻煩),每天都面臨新問題,每天都可能要去『滅火』,正是這些讓我保持活躍。5年時間都是一天工作超過8小時,每周7天工作,現在也還是這樣。我工作一天回家,還居然會有精力和孩子們玩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有挑戰的事情,看着自己的生意成長,就不會覺得累。」Hiro說。
Republica每年還會根據客戶要求進口限量級別的Civet Kopi Luwak,俗稱「貓屎咖啡」。Kopi,印尼語意思是咖啡,Luwak意為麝香貓。這種撿拾野生麝香貓糞便製作的咖啡是全球最昂貴的咖啡之一,價錢大約是200元200克。
Republica的銷售75%是批發,供給本地咖啡店、大小公司;25%是零售,主要是針對超市以及網上銷售。另外他們有一間咖啡店開在Langley市的古老街區Glover街。明年他們要加大零售市場,擴大零售商範圍,將進入UrbanFare這類級別的超市。目前他們還沒有代理商,希望有咖啡代理商代理他們的品牌。
經營小檔案
啟動資金:25,000元
第一年追加資金:45,000元
資金來源:兩位創始人各半自籌
僱用人數:12人
年營業額: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