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貨倉改建骨灰龕 嘉里稱億元捐社區
【明報專訊】柴灣嘉里貨倉計劃改建為骨灰龕場並命名為「港島紀念中心」,提供8.2萬個龕位,本月30日將再向城規會「闖關」。嘉里預計5至8年內售出所有龕位,會將稅前利潤約一成、即相當於一億元作社區用途,並成立基金委員會管理款項,確保適當運用。
捐款佔稅前利潤一成
嘉里物流首席財務主管鄭志偉昨出席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時表示,為了回應柴灣居民的訴求,嘉里貨倉改建為骨灰龕大樓,其提供的龕位數目由原本12萬個減少約三成至8.2萬個,而大樓會推行源頭人流管制措施,以減低對居民的影響。
鄭志偉說,據顧問研究,區內交通可負荷拜祭高峰期每小時約8000人,同時亦提出三重人流管理方式,所有計劃到大樓拜祭的人必須先預約,否則不能入內,而春秋二祭會提供免費穿梭巴士往來大樓至杏花h港鐵站,又會提供免費穿梭渡輪服務來往中環碼頭至大樓,相信在源頭上做好人流管理,可減輕交通負荷。他又指做過兩次調查,結果顯示逾六成當區居民不反對建龕場。
指逾六成當區居民不反對
鄭志偉預計啟用後5至8年內售出所有龕位,會將稅前利潤所得的一成捐給社區和慈善團體,當中約一半會特別預留作社區設施。他透露稅前利潤最少會有「九位數」,當中一成估計1億元會回饋社區,並會成立基金委員會以管理捐款,成員包括紀念中心、區議會及居民代表,共同商討如何運用捐款。
嘉里早前向城規會提交補充文件,表示會預留約一萬個龕位予區內居民以七折優先認購,換言之若以現時私人市場龕位定價約10萬至15萬元計,區內「居民價」約7萬元。對於計劃面對不少反對,鄭志偉指嘉里希望解決龕位不足問題,又指「係咪擺鰩謜q就可以解決問題?是否可以做到不太擾民而又方便市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