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臭氧濃度10年升一成
【明報專訊】粵港合作監察區域空氣質素10年,昨公布2015年數據,首次公布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去年錄得每立方米32微克,較世衛標準10微克超出2.2倍;幾種主要污染物如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等,濃度均較2014年下降,若與2006年比較,當中影響能見度的污染物臭氧濃度上升約一成。
其他污染物濃度降
粵港澳目前共有23個監測站,當中4個在香港、1個在澳門,餘下18個分佈於內地珠三角。去年4種主要空氣污染物濃度,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懸浮粒子和臭氧,較2014年下降7%至19%;若與10年前比較,臭氧於去年的濃度較2006年上升10.4%,與其他3種污染物持續下降相反。
PM2.5超世衛標準2.2倍
報告首次將PM2.5納入為監測污染物,去年區域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32微克,較世衛超標2.2倍,亦非常接近本港指標上限35微克。
報告顯示,本港二氧化氮濃度是全珠三角最高,去年荃灣全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64微克,較第2位的佛山惠景城高出18.5%。報告指二氧化氮主要來源包括電廠、車輛和船舶等,會影響呼吸系統功能,結果反映本地污染問題嚴重,仍有大量空間減排。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說,PM2.5主要來自電廠、工廠及汽車廢氣,根據報告數據,珠三角肇慶及佛山等地錄得最高PM2.5濃度,而香港境內的新界西因受西北季候風影響,其PM2.5數值在冬季明顯偏高。臭氧方面,過去10年區域的臭氧濃度處於上升趨勢,當中東涌在夏季的最大8小時平均值,超出世衛標準1.6倍,反映東涌臭氧污染嚴重,而由於臭氧是二次污染物,會隨風吹向其他地區,認為粵港應更積極實施具體解決方案,從源頭減少臭氧形成。
環團:暖化抵消減排成效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認為,粵港共同減排逾10年,投放資源數以百億元計,但污染物濃度下降幅度不成比例,認為全球暖化因素抵消了部分減排成效,粵港政府要再加大力度,針對排放比例較高的源頭如汽車及船舶廢氣等減排。環保署表示,粵港政府已開展研究,將總結2015年的減排成果和確立2020年的減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