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集團一周賺10萬 最低工資請人打電話
【明報專訊】多倫多警方日前再次發出警告﹐指冒充稅局訛稱欠稅的騙徒再次出擊﹐不市民均收到類似的詐騙電話。
加拿大皇家騎警指﹐集團所採用的詐騙手法每隔1年至2年便轉換一次﹐冒充加拿大稅局訛稱他人欠稅﹐是近期常用的一招﹐當這招用得太爛﹐不再有人上當時﹐他們便改用另一招﹐如此類推。
加拿大皇家騎警下士福里斯特(Josee Forest)向本報解構電話詐騙集團的運作模式。她說﹐騙徒會在大城市租用工業區或柏文單位﹐作為電話交易中心(boiler room)﹐由一班人專責撥發詐騙電話。騙徒通常經電話簿﹑互聯網或外購一份名單﹐再按名單逐個去電聯絡。
有集團一周可賺取10萬元以上﹔然而﹐真正得益的只是集團當中的一﹑兩個頭目﹐負責打電話的﹐多只是領取最低工資﹐為集團打工﹐部分人更不知道他們正進行非法活動。福里斯特表示﹐受聘撥發詐騙電話的人通常教育程度較低﹐在正常的就業市場內無法找到工作的人。有時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從事的是非法活動﹐因為集團首腦可能向這些人訛稱﹐他們是受聘向他人追債。
詐騙招數在一個地區可能已用得太濫而早被人識穿﹐但「橋唔怕舊」﹐只因其他地區或省份可能仍然有人受騙。
就以欠稅一招為例﹐在多倫多市已出現一段時間﹐加拿大稅局及警方不止一次發出警告﹐多倫多居民可能早就警覺﹔然而﹐集團的詐騙目標可能遠至斯高沙省或其他省份﹐對當地人來說﹐這作算新招。由於科技發達﹐詐騙電話可來自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但騙徒都會選擇一些大城市如多倫多﹑溫哥華或滿地可﹐因為這些地區工商業繁多﹐他們只要租用一個工業區單位或柏文單位作為電話中心﹐容易藏身﹐警察較難追蹤。
集團通常是在電話簿﹑互聯網或一些公司購買市民的個人資料。市民有時上網購物﹐會被對方要求填寫個人資料﹐有關公司便會整理有關資料﹐再出售圖利。
集團除了聘請員工撥發詐撥電話外﹐有時亦會用上錄音及自動撥打儀器﹐按名單逐一撥發電話﹐留下口訊﹐聲稱某人欠稅或虛報稅單﹐恫嚇對方回電﹐進行詐騙。
根據加拿大皇家騎警提供的數據顯示﹐稅局詐騙案去年相當肆虐。安省而言﹐受害人由2014年的904個﹐暴升至7,377個﹐踏入2016年為止﹐亦有5,026人個﹔損失金額亦由前年的19萬多元升至去年的141.5萬多元(見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