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商﹕油價跌內地減入口 膠樽「無價無市」
【明報專訊】政府首度公布2014年「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膠樽的回收率只有14.1%,略高於整體廢塑膠的回收率11.8%。回收業界解釋,近年油價下跌加上內地收緊環保物料入口政策等因素,相信目前膠樽的回收率已跌至不足一成。事實上,全港唯一受資助回收廢膠的非牟利機構、位於屯門環保園二期的仁愛堂塑膠資源回收中心,早前便決定年底結業,仁愛堂解釋是「由於市場環境改變」。有回收商表示,政府一日不推行膠樽徵費,「根本無得做」。
稱不徵費補貼「無得做」
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表示,廢膠包括膠樽等近年回收率愈趨下降,其中一個原因是塑膠屬石油副產品,但近年油價下跌,回收的膠粒失去競爭力,加上內地收緊環保物料入口,「無價無市」下,相信目前膠樽的回收率已跌至不足一成。
劉耀成表示,PET膠樽其實屬高增值循環再造物料,但缺點是體積大,變相推高運輸成本,加上每個膠樽都由不同塑膠組成,包括樽蓋、膠樽及招紙,收集後要分類、清洗及打碎才可出售,每公噸成本約2000元,但現時出口價低迷,僅約3000元,連稅後只有百多元微利,若沒有徵費款項或政府補貼,根本難以運作,其工場便積存大量膠樽等待處理。
但劉耀成對廢膠袋循環再造前景感樂觀,故他最近申請了一筆約400萬元的環保基金,包括購買機器及聘請人手,收集膠袋及物流業普遍用來包裹貨物的「保鮮紙」循環再造,由於毋須分類,回收成本每公噸約千多元,但出口價卻高達3000至4000元。他更計劃購買機器,將膠袋加熱融化再壓成膠料,為產品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