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多鬆肘 「不熟議事規則所累」
【明報專訊】總理杜魯多上周在國會眾護院內「鬆肘」不慎觸及女同僚胸部﹐引起軒然大波。曾任保守黨國會議員4年的梁中心表示﹐從未見過類似的情況發生。杜魯多今次「鬆肘」事件﹐只因他「自作聰明」﹐「不熟悉議事規則」所累。
梁中心又指出﹐雖然市民在電視新聞片段時﹐不時見到議員拍抬﹑叫囂﹐那只是對某國會議員表示支持或反對的一種動作﹐在眾議院內是容許的﹐但就需要遵守一定規則。
要明白杜魯多何以出現今次「鬆肘」行為﹐便先要了解眾議院內的議事及投票程序。梁中心解釋﹐在眾院內三個政黨都有一個黨鞭﹐其權責有時甚至在黨魁之上。
眾議院每次投票需時約8至9分鐘﹐由於投票前﹐未必所有國會議員都在眾議院內﹐故投票前會有30分鐘﹐讓所有國會議員返回議事廳內。此時﹐黨鞭的工作之一﹐就是每次就一項議案投票時﹐確保該黨黨員都返回眾議院內﹐點齊人數﹐準備投票。
梁稱﹐他擔任國會議員期間﹐無論就任何議題﹐反對黨再不情願投票亦好﹐各政黨黨鞭都會禮貌周周﹐在眾議院內坐好﹐才開始投票。但其實根據國會的議事規則﹐只要執政黨準備好﹐便可進行投票﹔然而﹐杜魯多似乎不明白這點﹐以為一定要執政及反對黨黨返回座位﹐才能開始投票﹐始發生今次的風波。
當日眾議院就醫助安樂死議案投票﹐但當時保守黨黨鞭布朗(Gordon Brown)被新民主黨包圍﹑阻撓。梁中心認為﹐新民主黨當天的行為有點開玩笑﹐因為自由黨是以大多數黨執政﹐議案理應通過。新民主黨當時的行為﹐只是稍為拖延時間﹐反對黨以任何形式拖延一些他們不滿的法案通過﹐是眾議院內的慣常做法。然而﹐杜魯多可能以為﹐一定要待反對黨黨鞭返回座位﹐才能投票﹐故此才如此執意﹐硬將布朗從新民主黨國會議中「搶」過來。
問題是杜魯多當時不但手肘不慎觸碰到新民主黨女國會議員的胸部﹐更超越了眾議院內分隔執政及反對黨的一條無形界線。
梁中心解釋﹐眾議院內執政與反對黨是對坐着﹐彼此之間有一條無形界線。在一般議事情況下﹐執政或反對黨員都不會越過該條界線﹔否則﹐便視為「過黨」﹐即英文的cross floor。但若有對黨的同僚家有喜事或喪事﹐各國會議員「越界」祝賀或慰問對方﹐則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