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園書室偏僻 辦活動吸人流
【明報專訊】翻查發展局資料,首兩期共8個活化項目已營運,當中以開幕3年的馬灣「芳園書室」人流最少,至今年3月平均每年人次僅4000,約為2009年獲選時預計每年2.7萬的一成半。落成約90年的三級歷史建築芳園書室是島上唯一尚存的戰前小學,現為旅遊及教育中心暨馬灣水陸居民博物館,總樓面約1500方呎,是8個項目中最細。
負責營運的圓玄學院社會服務部營運經理蔡俊傑稱,由於書室鄰近屬於馬灣公園第一期發展的「芳園書室古蹟館」,兩者名稱相近,加上書室沒有門牌號碼,過往甚至有警察去錯地方,又因書室旁種滿樹木,被附近居民簡稱為「樹林」,不敢前往。
獲資助 收支趨平衡
根據發展局資料,芳園書室首兩年獲資助約259萬元,包括補貼赤字的152萬元。被問到有否想過放棄營運,蔡俊傑指人流和營業情G均改善中,在發展局穿針引線下,獲坊間慈善基金資助,初步顯示2015/16年度已達收支平衡,除舉辦興趣班,去年8月起以優惠價舉辦活動,帶領傷殘、智障等弱勢社群認識馬灣社區,至今有700多人報名。
作為首期中選的活化項目,蔡俊傑認為歷史建築獲保留是好事,但亦要面對現實,「每年要做維修,錢從何來?如何保育並持續發展是具挑戰,如果活化了,運作兩年就執(關閉),對大家都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