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故事是這樣的:阿傑與小美去年結婚後,未有一起居住;他們分別繼續與家人同住,男住屯門、女住港島。每逢星期五、六晚,小美會到阿傑家住,過荂u牛郎織女」般的生活。朋友問兩人為何不住在一起,這對新婚夫婦只能大嘆一聲:「樓價高企,無辦法!」 這個在香港日趨普遍的「怪現象」,被稱為「婚後分居」。不少年輕夫婦未能負擔在港買樓或租樓的費用,唯有暫時分居,希望儲夠錢支付首期或租樓。然而,樓價持續高企,房屋供應量又遠遠追不及需求量,令不少家庭未能覓得「安樂蝸」。 香港地小人多,房屋供應量一直被批評不足,不少社會問題湧現,例如茤苤B僭建,在供不應求下樓價持續上升,高樓價直接加劇市民經濟負擔。申請公屋的合資格者,輪候時間不斷延長;未合資格申請公屋但又不夠錢租住私樓的市民,則「公私兩難」,前路茫茫。所謂「衣、食、住、行」,「住」乃生活上一大要事,未能安居,又如何樂業呢? 「婚後分居」衍生家庭問題 作為一個華人地區,香港仍存在不少中國的傳統觀念;在婚姻及家庭觀念中,仍然要求夫婦婚後一起居住,不論是與家人同住,還是自組小家庭,都是「共同居住」。在傳統的中國社會,結婚並非只是兩個人之間的事,而是涉及兩個家庭,甚至是整個宗族,不少人會與父母、親戚及其子女等一同居住,形成「大家庭」;即使現代社會受到西方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想影響,較傾向組成「核心家庭」,以夫婦二人為基礎,再加一至兩名子女而組成,但夫婦二人仍是一同居住。 部分人認為,「婚後分居」的做法能保持婚前的自由,雙方亦留有個人空間,聚少離多更有助保持雙方間的熱情,所謂「小別勝新婚」,不全然只得負面影響,因此礙於樓價持續高企,不少年輕夫婦便「見步行步」。可是,一旦有了小朋友,「婚後分居」便會大大影響家庭關係的建立和維繫。為一間屋,輸一個家,值得嗎? 針對樓市供應及樓價問題,政府早前曾推出不少措施,但施政需時,「婚後分居」的現象卻已迫在眉睫,希望各大地產商或發展商「高抬貴手」,讓市民早日擁有安樂窩。 (文章經編輯刪節) 文︰天主教培聖中學 任顓瑩老師 通識網﹕www.LiberalStudies.h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