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不僅覆蓋歐亞大陸,還延伸至非洲。中國企業早在1990年代末已大舉進軍非洲,2009年超越美國成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但同時惹來西方以至非洲本土輿論質疑中國掠奪資源以至輸入殖民人口。濫殤至歐洲霸權時代的「新殖民主義」爭議,既是中國發展戰略的重大挑戰,亦是非洲自身尋求脫貧的包袱。本報將一連兩周探討相關問題。明報記者 周宏量
「我們不想在非洲看到新的殖民主義。」希拉里2011年以美國國務卿身分出訪非洲,在回應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日增的問題時,她將中國與殖民主義掛u,「當人們來到非洲投資,我們想他們做得好,也想他們做好事」。美國總統奧巴馬後來亦不點名諷刺中國只顧蚨^取非洲的天然資源。
美轟中國掠資源 「想他們做好事」
西方輿論不乏類似爭論,除了指控中國掠奪石油和礦藏資源,還質疑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項目未促進本地就業,反而造就中國移民大舉進入。曾任《紐約時報》駐中國和非洲特派員的傅好文(Howard W. French)便在著作《中國的第二個大陸》指出,中國在非洲活動的特點「難免令人想起舊日帝國的模式」。
傅好文走訪非洲15國,訪問從事各種職業的中國移民,記錄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看法。他在書中後記形容,中國在非洲支援基建,目的與西方昔日興建碼頭、鐵路、道路和行政區大同小異,即方便自身進口非洲資源。
非洲百萬華人 「令人憶舊日帝國」
不過傅好文認為,移民才是中國與舊日帝國模式「最明顯的相似之處」,保守估計目前有100萬中國人在非洲,增長速度可能提升,概念上既似葡萄牙派殖民者到莫桑比克,利用海外僑民建立貿易網絡和擴張政治影響力,又像日本20世紀初派100萬人「開拓」中國東北(不過傅好文強調中國行為並非軍國主義)。傅好文沒有明確結論,但提醒讀者思考,隨虓U來愈多中國人湧入非洲,當地民眾的觀感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在一些長年研究中非關係的專家看來,這些指控與現實不太琣X。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訪問教授沙伯力(Barry Sautman)向本報指出,外界對中國在非洲的角色有一些定型,例如覺得中資企業不夠本地化,但根據其研究,事實並非如此,除了個別缺乏適合技能工人的國家,非洲人才是中資企業在當地的勞工主力。
專家:中資較西方多聘本地人
沙伯力引述自己訪問過的一些中資企業華人經理指出,本地化可以令成本降低。他形容,西方企業不少是開採石油,較多使用機器,比起以從事礦業(需要密集人力)的中國企業,比例上反而僱用較少本地人。他認為,圍繞中國「新殖民主義」的爭議,很大程度上源於美國視中國為假想敵,輿論隨之起舞。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非研究計劃主任博黛蓉(Deborah Brautigam)2011年著有《紅色大佈局:中國錢進非洲的真相》,拆解西方對中國在非洲的政策之迷思。
博黛蓉向本報稱,作為政治現象,新殖民主義意味茷鬮簹漪F治控制或主導,她不認為外界對中國的批評是指這一種,不過新殖民主義也有經濟面向,即「前殖民地向前宗主國輸出原料和進口製成品」,法國及其前殖民地就是例子(見另稿),而中國在非洲的經濟參與確有「複製這些模式」。
「非洲要為中非貿易模式負責」
不過博黛蓉認為,中非之間的這種貿易模式之所以出現,不是中國有意採納,而是非洲本身的責任,因為非洲各國未能或未有意願推動工業,故除了原料之外別無可以出口。她舉例稱,中國同樣與亞洲多國有大規模經濟接觸,但未妨礙它們發展自身的製造業。
非洲是全球最貧窮的大陸,但百業待興的局面亦令其成為經濟發展潛力最大的地區。身為美國首名非裔總統的奧巴馬在2014年發起首屆美非領袖論壇。相比之下,中國更早便藉中非合作論壇等平台推動雙邊關係,如今則積極倡議以「一帶一路」幫助非洲「富起來」,不過外界對「一帶一路」的真實動機頗有疑慮。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網站去年9月便發表文章,探討中國在非洲推動「一帶一路」的機遇與挑戰。文章指出,非洲各國將改善基建、開發資源、貿易一體化和資金結構優化等項目定為當前要務,與「一帶一路」可以並行不悖,不過「不少分析家和決策者對中國在非洲日益增長的經濟新殖民主義勢頭和明顯的利己主義感到不安,中國若要取信於非洲,讓當地人相信「一帶一路」是互利共贏的戰略機遇,仍須下一番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