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指港配合十三五 或有情緒牴觸政治干預 梁:「合作融合」是世界經濟主流
曾俊華:促設基建辦 吸引一帶一路融資
去極端守法治 把握獨特機遇
陳德霖:金融科技辦三大工作
上堂摸胸「教運氣」 長笛家狎4女童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劉銳紹﹕「政治正確」心魔收窄自由空間

【明報專訊】台灣機構的「去『國立』」陰霾,早已籠罩藝文界。藝術工作者麥秋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畢業,她憶述2011年應徵本港一個劇團,對方雖未強硬要求修改校名,但提醒她「國立」一詞比較敏感,最好不寫。她至今堅持寫校名全稱,因「辛辛苦苦讀返嚟」的學位是學術認可,無關政治,批評康文署做法荒謬。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只是校名,不會影響台灣非主權國的政治現實,康文署做法「過籠」,亦反映「政治絕對正確」的心魔令自由空間收窄。

畢業生﹕曾被提醒「國立」敏感

台灣及日本藝文界亦曾發生「去國立」事件。2014年6月,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合辦「神品至寶展」,台灣總統夫人周美青原定訪日,但出發前發現日方宣傳品並未使用國立故宮博物院全稱,台方強烈抗議日方刪去「國立」,並考慮撤展,周美青亦暫緩行程。東博館長錢穀真美最終道歉,並緊急更換名稱有誤的宣傳品,才平息風波。

前年東京博物館「去國立」惹抗議風波

此外,有大學生向本報表示,該校往兩岸四地交流團的宣傳品約定俗成「去國立」,國立政治大學改成政治大學或台灣政治大學。大學畢業生譚小姐憶述2001年申請到國立臺灣大學當交換生時,校方職員告知因校名包含「國立」二字而遇阻滯,最終成功赴台,但她翻查當時文件,發現無論中英文版均只列出「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wan」。

劉銳紹稱,兩地雖有「九二共識」,但中央政府按其政治需要,在不同時候對「一中」有不同解讀,其對台灣施壓亦輻射到香港,令港府領導層以至公務員在「一國高於兩制」的氣氛下人人自危。

劉銳紹奉勸港人,若希望穩守「兩制」價值,要盡量抵制及揭露扭曲的處事方法,否則「魔鬼的陰影便會擴大」。

 
 
今日相關新聞
康文署禁劇團場刊「國立」字眼 阻登台灣校全名 校長斥粗暴 台:將與港交涉
「台灣非國家」 建制贊同嚴謹處理
演藝界批如政治審查促解釋
劉銳紹﹕「政治正確」心魔收窄自由空間
孕育駱以軍吳倩蓮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文藝人才搖籃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