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沽壓
李順威
昨天(5日)上證指數跌0.63%;美股指數下跌,標普500低開,一直向下,低見1,872.65,收1,880.02,跌35.43;美元兌主要貨幣多升,美元兌日圓跌至120.28,歐元跌至1.0963,商品貨幣──紐、澳元上升,加元下跌;西得州期油下跌;3月份美國息率在0.5%至0.75%之間的機會率為10%(日前10%),6月加息機會率30.6%(日前25.7%);對利率政策最敏感的2年期債息升2.7點子,至0.7261%;美10年期債息升0.14點子,至1.8409%;昨天走勢重點是沽盤洶湧,動力科技股(見圖)遇到顯著沽售。
美國1月份新增職位15.1萬份,少於預期18萬,失業率降至4.9%;平均時薪上升0.5%,較去年上升2.5%;每周工作時間增加0.1小時,至34.6小時,這增幅等於增加25萬份工作;總工作時間上升0.4%,高於12月的上升0.3%,和11月的上升0.2%。
工作時間增加是個人入息好消息,加上平均時薪上升,意味1月份個人收入上升0.9%,是2014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不過,平均時薪上升的背後是生產和非管理人員(佔就業人數85%)的薪金增長只有0.28%;有關發展有利有弊,一方面個人收入上升會支持消費,支持美國經濟增長;就業人數穩健上升,表示美國經濟並沒有受環球市場動盪影響。
另方面,勞工成本上升,薪金增長終於出現,聯儲局如何看待這個通脹威脅變成一個重要問題。
本周兩名聯儲局成員發出世界財政狀况收緊的言論,使市場大幅調低今年加息的機會,一月就業數字使加息機會稍為調高,但截至11月份的加息機會全都是低於50%。
中國新年在即,中國市場很快休市,人民幣穩定,兌美元上升;歐股先升後跌,意大利跌2.13%;美股下跌,主要因科技股受沽售,動力科技股繼續下跌,谷歌、亞馬遜、面書等全遇到沽售,生化科技股是同一命運。
油價穩定,但油股回落;銀行股表現優於大市,早段跌市大都企穩,周期股的工業股亦是如此;要留意的是運輸股指數領先下跌,1月中後一路上,表現優於大市;Estee Lauder業績優於預期10%,和其他高價消費品一樣,股價對業績有好反應。
現在市場面對一個關口,淡友相信什麼反彈都是熊市反彈,最好做法是逢高沽出,年初至今,這種逢高沽出做法都是對的;另方面,一些股價實在具吸引,趁低吸納的買盤亦見出現,投資者應把握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時空,及把握長、短線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