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出任社署署長時被譽為「良心署長」的余志穩,離後官場後曾任職樂施會,今年9月獲融樂會執委會選為主席。多年來融樂會為少數族裔教育爭取的訴求,去年開始在施政報告中落實,但余志穩這名新任主席矢言目標未達成,願景未至,會繼續監察及推動非華裔港人終能真正融入主流:「我]有3%少數族裔人口,如果融入政策奏效,社會每個崗位都應該有3%鴾祤き皒ヮ乘v。我有個理想,如果佢]土生土長,可以咧鴗什篫y,有朝一日可做到常秘、局長。」
明報記者 利君雅
余志穩2009年退休後便到融樂會做義工,2011年當副主席,與時任主席吳靄儀「拍住上」,其時特首戰打得如火如荼,少數族裔議題首度列入競選政綱,特首梁振英政綱引該會字眼,提出為「少數族裔設『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課程及評核標準」,首仗報捷後,余志穩應樂施會之邀出任總裁3年以改革管理架構。至今次再「回巢」融樂會,余志穩說「個心一直都無離開過」。
少數族裔教育面對問題眾多,大部分學童派往集中收取少數族裔的「指定學校」,與華裔社會隔絕;成功入讀主流學校的,卻往往追不上以母語作設定基礎的中文課程,最終只能應考相等於本港小二程度的英國GCSE中文試,升讀大學率不足1%。聯合國多個委員會自2008年以來多次「高度關注」有關情G,促請特區政府改善政策。
余志穩一直提倡以加拿大、澳洲的融入政策為模式,設「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課程,令土生土長但母語非中文的學生,由幼稚園開始密集式學習,追上華裔的中文水平,「外國經驗係六七年左右就可趕上主流,即至小五時,呢批學生大致明白中文背後嚜y境、文化,之後可同步上直至考文憑試」,整個概念需要教育局主導。
認課程改革「袋住先」 批教局「無角色」
上學年開始,少數族裔學生可選修新設的「應用學習(中文)」取代文憑試,而教育局終開始提供「中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邀請專家制訂評估措施成效的研究框架,向收取多於10名少數族裔學生的學校每年撥款30萬至150萬元,讓其落實「學習架構」。
然而有關政策公布時,余志穩發現教育局在課程上全無角色,課程設計下放予學校「家家煉鋼」,與他當初構想「南轅北轍」。余志穩坦承面對現實「袋住先」,上任後會落力監察及研究政策成效,繼續力推幼稚園及小學的課程,讓少數族裔中文可盡早銜接主流。
余志穩謂﹕「我巀@景係大家不分種族公平學習、公平競爭下向上流動,全社會曚貌k都要改變,過程會好漫長。」他第一步希望做到的,是融樂會出現第一名年輕的少數族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