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代中國 ˙人民幣入SDR×綜合國力 新聞撮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拉加德2015年11月30日凌晨宣布,IMF確認人民幣已達到「自由使用」的標準,正式將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簡稱SDR)貨幣籃子。拉加德形容,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的決定「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她又稱是對中國當局多年來改革貨幣和金融體系取得成就的認可,認為中國在這領域的「持續推進和深化將推動建立一個更加充滿活力的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會支援中國和全球經濟的發展和穩定」。人民幣在SDR籃子的比例將為10.92%,美元比重為41.73%,歐元30.93%,日圓為8.33%,英鎊為8.09%。即人民幣超越日圓及英鎊成第三大貨幣。決議將於2016年10月生效。 超越日英 成第三大比例貨幣 IMF表明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將有助提高特別提款權作為儲備資產的吸引力。發行國的當局(目前也包括中國當局)都應「維持能便利基金組織及其成員國和特別提款權的其他使用方,以其貨幣開展業務操作的政策框架」。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長黃澤民認為,人民幣納入SDR確實對公眾的心理有正面影響。他表示人民幣目前很大程度上已經自由兌換,尤其在一般企業和個人換匯方面,幾乎已經沒有阻礙。華東理工大學的宏觀經濟教研室主任沈凌則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尚有缺失,「中國的出口貿易量已非常高,但資本帳戶開放度(即資本自由進出市場)卻非常低。資本項目管制雖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但卻阻礙了人民幣國際化」。 資本進出市場仍不自由 景順及摩根資產管理兩大基金相信,納入SDR代表人民幣國際化受認可,將吸引外資追捧人民幣債券。景順亞太區固定收益首席投資總監胡嘉林估計,自此外資可名正言順買入人民幣資產,中國國債的外資持有量將由2%推升至12%,相等於7000億美元的淨流入。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陸庭偉認為,加入SDR意味人民幣被視為「廣泛使用」及「自由流動」,但要吸引外資大量購入債券,首要條件是改革債券評級標準,「現時內地債券的評級都來自內地評級公司,外資對其評級標準缺乏信心。」 ——綜合《明報》報道、環球網、華爾街日報、BBC中文網、香港政府新聞網、IMF網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