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威
昨天(12月3日)上證指數升1.35%;美股指數下跌,標普500高開後向下,低見2,042.35,收2,049.62,跌29.89;美元兌主要貨幣多跌,美元兌日圓跌至122.48,歐元升至1.0948;12月美國息率在0.25%至0.5%之間的機會率為72%(日前72%),1月加息機會率66.7%(日前66.7%);對利率政策最敏感的2年期債息升1.6點子,至0.9505%;美10年期債息升13.91點子,至2.3189%(見圖);歐、美息升使股市下跌。
美國經濟數字偏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上升,彭博每周消費信心指數由40.9下降至39.6,11月ISM非製造業指數由59.1下降至55.9,新訂單由62下降至57.5,存貨由52.5上升至54.5,就業由59.2下降至55,支付價格由49.1升上50.3(生產下降但存貨和支付價格上升是兩面不討好的發展)。
但經濟數字也有強勁的,10月份工廠訂單由跌0.8%升至上升1.5%,耐用品訂單由跌0.8%升至上升2.9%;美國經濟主要以服務業為主,因此,昨天公布的經濟數字雖有較好製造業數據,但整體上偏弱。
然而,主導市場的不是這些數字,是聯儲局和歐洲央行;聯儲局主席耶倫說市場預期聯儲局即將加息,她沒有否定這句說話,變相承認這個可能。
她提到一些比較鴿性的說法,包括勞工市場仍不算緊張,通脹嚴重低於聯儲局目標,強美元影響經濟使加息步伐放緩,也說海外經濟增長疲弱和宏觀不穩定,使聯儲局對開始加息非常小心。
不過,市場側重耶倫的鷹性說話,她指薪金增長將會有向上壓力,美國經濟發展現G足以支持未來1、2年勞工市場進一步改善,同時,有信心通脹會升回2%,低通脹是一個過渡發展而已,美債息顯著上升,引發股市下跌。
頭條新聞自然是歐洲央行會議;歐洲央行決議:(1)將量化寬鬆延長6個月至2017年3月,維持每月買入600億歐元債券;(2)將買入債券資產範圍從主權債券擴展至地區和區域債券;(3)削減儲蓄利率10點子至負0.3%;(4)決定將到期債券資金重新買入債券以維持寬鬆度。
市場反應是沽美元、買入歐元,解釋是歐洲央行使人失望:(1)沒有增加每月量化寬鬆金額;(2)量化寬鬆只延長數季,已不如聯儲局第三次量化寬鬆時的沒有限期;(3)削減存款利率只有0.1%,而非預期的0.2%。
其實,什麼都是假,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會有新措施,包括延長量化寬鬆時間,加買債券,考慮買入其他資產,減息以致更強口術干預,結果歐洲央行交了課,問題是市場的預期已擺得太高,使會議結果很難使市場滿意,於是重現傳聞入貨,消息落實沽貨的市場規律出現,歐元大升,美國、歐洲2年期債息差收窄10點子,歐洲2年期債息上升13.5點子,至負0.298%;SX5E指數下跌3.6%,德國DAX指數跌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