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珠澳大橋工程延誤,其中一個原因是填海物料短缺;機管局最快明年展開的三跑工程,亦面臨物料供應緊張及成本上漲問題。機管局表示,三跑需要動用1億立方米海沙,以及500萬立方米大型石塊,用作填海及興建海堤,而填料及石塊均要從內地進口,又指若物料短缺,「將會考慮使用預製構件」。前工程師學會會長陳健碩指廣東省過度開採填料,近年出現短缺,價格不斷上漲,間接令三跑工程造價C升;另他指海堤不能全數以預製組件代替,會影響海堤抵禦海浪衝擊的能力。 或預製構件補足 成本或較高 耗資1415億元的機場第三條跑道系統,工程費較原先估算的845億元貴近七成。機管局日前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超支詳情,其中填海造價高達562億元,較原先估算368億元增加194億元,增幅達52.7%。 機管局表示,考慮到工程對環境影響,面積達650公頃的填海工程,將以多種免挖方式進行。因填海範圍有四成位於污泥卸置坑,狀態極不穩定,故該範圍會採用「深層水泥拌合法」,將水泥注入海H,以鞏固海泥,防止污染物從水中釋出;其餘範圍則會採用傳統的疏水填海法,在厚海泥層內安裝密集的疏水管,以便水分從海泥排走,令海泥加速穩固。至於全長達13.4公里長的海堤工程,主要以傳統的堆石坡方式興建。 陳健碩分析指三跑填海工程成本急增,包括兩大原因,其一是填海面積高達650公頃,需要使用大量填料,其二是填料需從內地入口,運輸成本高,加上內地近年過度開採礦場,石塊成本急漲,部分地點更已禁止開採,「現時要去到惠州才買到大型石塊,質素遠不及香港的花崗岩」,最後間接亦推高工程費用。 專家:因環保難開採本港海沙 資料顯示,本港上一個基建高峰期為1990至2003年,其間在香港水域挖掘了2.7億立方米海沙,供多項大型基建使用,包括赤P角機場、會展中心和迪士尼等。陳健碩指出,本港東面海域蘊藏豐富海沙,由於環保問題,相信難獲批准開採;石塊方面,本港僅餘屯門藍地石礦場,供應量有限,故他認為機管局別無選擇,相信大部分填料都要從內地輸入。 對於港珠澳大橋工程因石塊短缺而要轉用預製組件,陳健碩表示,興建海堤首選物料是大石,因為石塊之間存在空隙,可以吸收海浪衝擊,預製組件需時製造,成本可能較高,從內地運輸到港,碳排放量亦甚高,認為應盡量採用天然石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