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務院總理李克L在吉隆坡的行程緊密,前日在出席第十八屆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時,提出爭取中泰、中老鐵路盡早開工。泰國交通部長阿空(Arkhom Termpittayapaisith)本月20日宣布泰中鐵路合作項目定於12月19日奠基,但鐵路項目正式開工可能要延遲至明年5月。而據共同社消息,昨日在出席東亞峰會前,李克強又主動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打招呼,兩人站蚑秅F約5分鐘。 中新社報道,李克L昨日在會見老撾總理通邢時稱中老鐵路合作進展順利,將於近期舉行奠基儀式,並希望推動經濟合作區、高速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取得新進展。通邢則感謝中國長期以來對老撾經濟社會發展給予的支持,稱老撾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將積極推動東盟—中國互聯互通、經貿、人文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期待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不斷得到發展。 兩鐵一波三折 資金日本競爭成障礙 中老鐵路和中泰鐵路都是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支持的「泛亞鐵路」計劃的一部分;這項貫通歐亞大陸的鐵路規劃,包括一條從中國昆明途徑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最終抵達新加坡的鐵路。中國與老撾在2010年已簽署合作備忘錄,確定該項目。但期間因資金問題一再拖延,至本月才正式簽約。新華社報道,該鐵路全長418公里,由兩國邊境的磨憨、磨丁口岸進入老撾境內後,向南依次經過老撾著名旅遊景點瑯勃拉邦、萬榮,終點為老撾首都萬象。總投資近400億元人民幣,由中老雙方按照7:3的股份比例合資建設。鐵路設計時速為160公里,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 中泰鐵路也是一波三折,2013年李克L訪泰,兩國達成「大米換高鐵」計劃,隨後因為泰國政局動盪而擱置。而中國在競標時,也遇到日本的競爭。今年5月底,傳出泰日簽署高鐵合作備忘錄的消息,泰方也表示「泰國高鐵首選日本」。到今年9月才得到確切回應,不過中國獲得的並非高鐵項目,因設計時速僅180公里。該鐵路全長約870公里,將分四階段建設。 而李克強昨與安倍的簡短會談,他提到中日韓首腦會談時隔3年半重啟,三國關係「恢復正常,是巨大的成果」,希望把這一成果保持下去。安倍則表示,無論是與李克強的會談,還是三國首腦會談,都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氛圍也在「戲劇性地改善」。 另據新加坡亞洲新聞台稱,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Najib Razak)昨日宣布有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的談判仍在繼續。昨日發布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領導人聯合聲明》中稱,期望2016年能結束談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