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資料A˙
受訪者對香港前景評估(見表)
˙資料解讀
這份「受訪者對香港前景評估」的資料以分數形式呈現,雖然沒有與其他年份作比較,但仍需要特別注意以下重點。
資料項目多達12項,分析時同學們毋須一一列舉分數,反而可以將項目歸納為幾類,如平日常用的「經濟」、「法治」、「社會」等範疇,再注意其分數。10分為滿分,大眾一般均認為5分為及格,同學便可以了解大致上香港前景哪些方面未如市民所願了。
˙資料B˙
有調查發現,64%受訪青年不信任特區政府,59%不願意擔當公共事務崗位,主要因為缺乏興趣、能力及時間,亦有半數人認為,於建制以外成立團體比於建制內擔任崗位影響力較大。
在各公共事務架構中,最多受訪者(30%)對立法會印象最差,其次是人大政協(22%)、區議會(20%)。64%受訪者同意擔當公共事務崗位有助增加他們對社會的承擔感,但僅28%願意擔當有關崗位,最大障礙是不了解有關工作(26%)和擔心被起底(18%)。
有受訪青年擔心,若接受政府委任加入建制會被視為親政府,另有青年指諮詢及法定組織的非官方成員比例偏低,青年聲音薄弱。近三成受訪者認為,提供相關訓練對推動他們參與公共事務最有幫助。
資料來源︰《明報》,2015.09.30
˙資料解讀
資料B展示了一系列數據,同學常犯錯誤通常是抄錯資料,或者不理解資料內所展示的層次。
同學分析資料時可留意有否看似矛盾的內容,或可以得出一些結論。例如超過60%受訪者同意擔任公共事務崗位有助增加自己對社會的歸屬感,但又不太願意實際參與(只有28%願意),似乎受訪者的認知層面與行動層面並不配合。類似的綜合技巧在考試實戰中十分實用。
■問題
(a) 參考資料A,指出受訪者對香港前景的看法。 (4分)
◆答題指引
數據顯示,受訪者最缺乏信心的是社會層面中的社會對立(無論是貧富對立還是立場觀點上的對立)能否得到解決,評分不足4分。而政府的施政效能亦只有4分左右,立法會表現或一國兩制的實現同樣不及格。不過,到實際政府操作(如公共服務)及司法層面,受訪者則尚能對前景有一定信心(超過5分),他們對自己的家庭經濟狀G評估更是最高分(5.56分)。總結起來,受訪者對整體前景較為悲觀,是4.75分的不及格分數。
■問題
(b)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建議一些方法以鼓勵青年擔當公共事務崗位。(8分)
◆答題指引
建議題容易給同學「吹水」的感覺,始終通識卷沒有分數倒扣機制,大包圍式作答肯定能獲得一定分數。但既然題目已給予資料作參考,筆者仍建議同學以此作基礎回應。
題目其中一個重點字眼在「公共事務崗位」,並非純粹鼓勵青少年參與社會事務。所以,同學可先分析現時的問題在哪堙A再重點回應。
例如其中一個原因是青少年的自尊與朋輩壓力,害怕被人誤會親政府或遭網絡「起底」(18%),既然不參與亦無所害,因此亦不值得冒險參與。所以,鼓勵青年擔當公共事務崗位的其中一個方法是減低這些崗位的官方色彩(如與非政府組織合辦),或給予更大自主權,逐步消除青少年眼中的負面標籤。
另一方面,針對26%不了解有關工作的青少年,政府可增加公共事務的服務透明度,並針對地在學校課程加入培訓內容,因為近三成受訪者認為有關訓練對推動他們參與公共事務最有幫助。
文︰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通識科教師 劉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