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魅力外交」 難掩印宗教爭議
正在英國訪問的印度總理莫迪,周六在著名的溫布萊球場舉行有6萬人參與的大型演說,繼續推動其魅力外交。不過,莫迪被指漠視、甚至縱容國內宗教暴力事件,風波亦隨他燒至英國,包括《撒旦的詩篇》作者拉什迪在內的200名知名作家更聯署發表公開信,促請卡梅倫向莫迪提出印度言論自由和教派流血衝突問題。明報記者 甄梓鈴
早在9月起,已有60多名印度作家站出來譴責暴力。他們為了替76歲印度學者卡爾博奇(Malleshappa Kalburgi)之死平反,歸還印度文壇最高榮譽獎項給國家文學院,逼政府表態。卡爾博奇因批評印度教奉行偶像崇拜,在住所內疑被印度教激進分子槍殺。
200作家聯署 促卡梅倫發聲
事後,莫迪並沒譴責暴行,引發作家退獎潮,用行動表達不滿。作家普拉卡什(Uday Prakash)在9月退還印度國家文學獎,緊接的是印度前總理尼赫魯的侄女薩加爾(Nayantara Sahgal),她以作家身分說:「任何質疑印度教主義的人,不管你是質疑印度教的醜陋、飲食還是生活習慣,都被邊緣化、迫害或謀殺。」
歷史學家瓦杰帕伊(Ananya Vajpeyi)在美國《外交》雜誌撰文,指暗殺事件並非導致退獎潮的唯一原因,而是與莫迪2014年上任後推行的政策有關。莫迪是虔誠印度教徒,從小就在國民志願服務團(RSS)接受體能訓練和教義培育。他上任後主張實行印度教民族主義,舉辦瑜伽國際日宣揚印度教教義,又在全國多處頒布禁吃牛肉政策,令激進印度教徒就吃牛問題攻擊其他宗教人士。早前50歲穆斯林阿赫拉克(Mohammad Akhlaq)因被傳吃牛肉而遭鄰居圍毆致死;每日亦有教徒舉報供牛食肆,甚至要求通過全國禁吃牛法令,宗教差異加深族群矛盾。
被指漠視激進印度教徒暴行
印度教民族主義追求印度文化與國家強大,重視民族純潔和道德傳統。莫迪奉行這套思想治國,令國內印度教激進分子變得橫行無忌,有激進派自組民兵,欺壓其他宗教人士。例如印度青年民兵和濕婆神軍黨,他們均認為外來宗教威脅印度的生活文化,所以針對穆斯林和基督徒。另一個團體RSS亦被指常攻擊穆斯林教徒。
學者:莫迪有縱容前科 失信於民
面對宗教衝突問題,莫迪一直沉默,終使國內不滿聲音爆發。
印度裔的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德瓦(Surya Deva)向本報稱,國民對莫迪的不信任,源自他在2002年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時期,當年他被指未能阻止印度教徒屠殺穆斯林,造成千人死亡悲劇,「最近莫迪無法制止激進分子煽動暴力,所以作家才走出來聯署,參與者來自全國各教派人士,當中包括印度教徒。日前莫迪領導的執政人民黨,在東部比哈爾邦的地方議會選舉落敗,就是最好的證明」。
(BBC/衛報/印度時報/外交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