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實驗成果 「疫苗」代代相傳

[2015.08.03] 發表

2009年,科學界發現天然沃爾巴克氏體本身能形成抗登革病毒作用後,奚志勇團隊取得國家批覆,通過生物安全檢測,加速沃爾巴克氏體技術的應用。蚊子感染沃爾巴克氏體後,登革病毒就無法在其體內繁殖和傳播。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就如同「疫苗」一樣可將病毒阻隔。

為了讓野生蚊子攜帶沃爾巴克氏體,奚志勇科研團隊先對蚊子卵進行胚胎注射,成功注入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卵發育後,再培育出蟲株。通過注射,攜帶沃爾巴克氏體共生菌的雌蚊一旦建立穩定的共生,將永遠持續攜帶。「只要牠生產下一代,就會傳給下一代,子子代代都會攜帶沃爾巴克氏體。」奚志勇解釋稱,「建立共生,並非簡單地讓細菌感染另一個生物體。牠需要的是兩個生物形成穩定的共生關係,技術上講是把共生菌組裝到蚊子體內去,科學上講還需要保證兩個生物體能互相適應,不排斥對方。」

試驗碰釘 轉研果蠅胚胎

2001年,奚志勇在美國着手解決這道難題。在頭兩年,實驗並不成功。「雖然注射的蚊子第一代帶共生菌,但無法傳到第二代,全部結果都是陰性,試驗失敗。」奚志勇開始轉向果蠅,先把果蠅胚胎的胞漿移植摸得滾瓜爛熟,再回到蚊子身上,「第三年全摸透了,最終獲得成功。」注射了逾百萬個卵後,2004年,奚志勇建立胚胎注射技術,他由此成為第一個成功地把沃爾巴克氏體,轉到登革病毒和瘧疾控制的蚊子中並建立穩定共生的科學家。

千中選一 獲穩定「種子」

2011年前後,科研團隊通過對逾千隻蚊子胚胎的注射,篩選出一隻與沃爾巴克氏體達成穩定共生的胚胎,最後長成一隻雌蚊。這是最開始的「種子」,「現在用來釋放的蚊子,就來自這隻雌蚊。」

奚志勇稱,隨着胚胎注射技術日臻成熟,如今注射一般不超過500隻,便可成功篩選出一個蟲株;蟲株選出後,便放在「保種」籠中產卵,從而培育出下一代「疫苗蚊子」。

更多中國新聞
廳官為母舉喪  被指收逾10萬帛金
【明報專訊】中共十八大後,八項規定要求黨員幹部不可違規操辦喪禮。然而,在當局強力反腐下,河北省張家口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武鳳英(圖)在老家為去...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市松江區法院日前審理一宗縱火案,涉案吳姓女子經由朋友聚會認識龔姓男子,並很快同居。之後,龔告訴吳自己已結婚,但吳表示不介意,... 詳情
宋祖英建軍節露面獻唱
【明報專訊】今年6月18日當選為中國音樂協會副主席的內地著名歌星宋祖英,前日趁「八一」建軍節,以戰士歌手身分,身穿白色軍裝,精神抖擻,在中央... 詳情
【明報專訊】持訪客(B2類)簽證的上海孕婦馬翼一家四口於6月入境美國洛杉磯後,被一名官員詢問他們此行目的,馬翼表示想要在美產子,當時已懷孕3... 詳情
穗漢地鐵月台對女友上下其手
【明報專訊】南方網報道,最近有段視頻在網絡上瘋傳,一對情侶在廣州某地鐵站候車的時候,做出不雅行為,除了摟抱親熱,男子還對女朋友上下其手。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