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書難銷 書商網售自救 書展今開鑼 盼入場再破百萬
【明報專訊】第26屆書展今開鑼,噱頭新書不及往年百花齊放,上書局年初被主流書局大舉退書,政治打壓陰霾下決定暫不推新書,改在攤位辦小型展覽,歇息後再思前路。有種文化則樂觀面對主流書局取貨量偏低,依靠二樓書店及網上賣書自救,堅持推出記錄雨傘運動及諷刺時弊的新書,對書展銷情感樂觀。
有種文化今年主打雨傘運動,自由攝影師馬丁的攝影集《我們的價值》以照片記錄79天抗爭;《傘下速寫》則結集31名畫家在雨傘現場的素描。
政治書靠二樓獨立書店支持
有種文化總編輯張振邦說,主流書店對政治書入貨極保守,每間分店只取數本,且不補貨,他改於網上售賣,另靠二樓及獨立書店支持。他指出,年輕人對政治及本土題材興趣仍濃厚,早前推另一攝影集《每一把傘》在艱難環境下仍售出逾萬本;《我們的價值》近兩周網上預購亦售出逾1500本。他實踐承諾,寄500本攝影集予外國大學圖書館,宣揚雨傘精神,「靠大家一齊堅持」。
指出版社抗爭議話題
向來敢言的次文化堂則推出陳雲新作《城邦主權論》及80後作者林匡正的《中港對決》,後者歸納包括雨傘運動的香港抗爭運動史。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及文字專家容若分別出書捍衛繁體字。彭認為今年噱頭書明顯較少,大部分出版社抗拒觸及大爭議話題。
同屬政治書大戶的上書局年初被聯合出版集團大舉退書,今年暫不推新書,改在書展辦小型展覽,展出有關香港及中國的書籍,如剖析強國崛起的《野心時代》。負責人劉細良稱,歇息不代表放棄,正探索新方向,將來必再出書。
明報出版社則推出《香港傘裡傘外博弈》,輯錄譚衛兒、潘麗瓊及雷鼎鳴等對雨傘運動的文章。
商務印書館去年再版舊書《香港指南》,今年再推《香港地理》及戰後香港攝影集;中華書局推《砌出香港》及《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同樣主打昔日香港。商務負責人指出,港人對這類題材有興趣,不擔心欠新鮮感。
書展去年入場人次破百萬,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稱,今年展商逾580家為歷屆最多,希望入場人次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