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今日禁粗口 他日禁其他言論
對於網絡語言粗俗化,全國語言文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漢語語彙分會主任委員周薦曾在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稱,漢語本是非常優美、典雅的語言,「古人敬惜字紙,出言也十分謹慎。今人的禁忌心理比起古人來,的確是天差地別。從一個角度看,放言任性,似乎是思想解放,衝破思想牢籠的表現;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該有的禁忌沒有,導致一些人口無遮攔,語言污染致社會出現某種不該出現的混亂,也是要不得的。」
北京外國語大學傳播學副教授喬木對本報指,由於網絡便捷,打破了以前文章(書面發言)多由精英人士壟斷的局面,「任何人都可以上網說話,網絡粗口多,這是傳播者和受眾擴大的結果。是一個必然趨勢。」
「受眾擴大 粗口多是必然趨勢」
但他認為,「這種情况只能進行引導,比如提倡媒體不使用粗俗的詞。」喬木說,「從語言表達自由的角度,有人可以不講粗口,但如果沒有侵犯到他人的利益或造成直接後果,也不可能禁止別人講粗口。(粗口)是一種言論表達的方式,我堅決反對公權力介入進行所謂淨化。 今天他們可以以粗俗為理由禁止(粗口)網絡語言,明天就可以以政治等理由來禁止其他言論。」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