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勻全世界﹕王室藝術芭蕾舞

[2015.05.07] 發表
Madeleine Onne

【明報專訊】Madeleine Onne小檔案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出生,1984年至2002年為瑞典皇家歌劇院芭蕾舞團首席舞蹈員,之後擔任該團藝術總監。2009年起至今為香港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獲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頒發「皇廷舞者」榮譽,並於2009年獲瑞典皇家歌劇院金獎榮譽。

芭蕾舞由來

瑞典的芭蕾舞發展,源自有個喜歡藝術的國王古斯塔夫三世(King Gustav III)。他在斯德哥爾摩興建劇院,並在1773年創辦皇家芭蕾舞團。最初,瑞典沒有芭蕾舞專家,需從法國等地引入芭蕾舞大師及舞蹈員,再培訓當地人才。

Madeleine表示,瑞典、法國、丹麥及俄羅斯擁有世界四大歷史最悠久的芭蕾舞團,但舞蹈均源於法國,加上不斷融合,難以分清各地特色,「多年來舞蹈家會到不同地方並塑造風格,故最初各有什麼特色實在難以說清」。

古董芭蕾舞團

王后島宮(Drottningholm Palace)現供瑞典王室居住,部分地方開放予公眾,內裏的劇院是歐洲保存最完好的18世紀劇院,仍有芭蕾舞劇等演出。Madeleine笑稱:「據稱在劇院內吹口哨會帶來噩運,因為以前的工作人員像水手般以口哨溝通,並用繩索控制布景,若其他人吹口哨,他們誤會了,布景便從上而降。」

除了古老的劇院,瑞典出產了眾多著名芭蕾舞者,例如編舞家Mats Ek、Johan Inger等,「大多是男性,或因以往學習芭蕾舞的男孩比女孩多」。

瑞典人認為文化藝術非常重要,故經常與孩子到劇院、博物館、圖書館等,9年義務教育中,孩子必會觀賞芭蕾舞及歌劇表演。「孩子會接觸不同形式的藝術,再選擇喜歡的。如果你在瑞典訪問路人,每人都會對某些藝術有興趣,芭蕾舞是其中之一」。Madeleine說,瑞典的芭蕾舞有逾240年歷史,常存瑞典人心中,古老的歌劇院又位處斯德哥爾摩市中心,「芭蕾舞已是瑞典的一部分」。雖然瑞典有愈來愈多現代舞的表演,但皇家芭蕾舞團仍是最受歡迎的舞團。

瑞典小知識

英文名稱:Sweden

首都:斯德哥爾摩

官方語言:瑞典語

貨幣:瑞典克朗

其他:諾貝爾獎每年12月在斯德哥爾摩由瑞典國王頒發。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設立,將其大部分遺產作為基金,把每年投資回報,頒予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獎的得主。

基本動作

Madeleine表示,曾有芭蕾舞專家指出,孩子不宜在4歲前學習芭蕾舞,「他們未能理解一些動作,或會受傷。我也認為年幼時可配合音樂隨意活動一下,但不是跳舞」。不懂跳舞也可欣賞舞蹈,以下為香港芭蕾舞團以往的演出,從中可認識芭蕾舞基礎的動作。

雙人舞(Pas de deux)

(舞蹈員:劉苗苗及Jonathan Spigner;攝影:Conrad Dy-Liacco)

《睡美人》中,愛麗娜公主被迪塞爾王子親吻後蘇醒,全國上下歡欣慶祝,有許多角色到來恭賀,例如圖中的白貓和穿長靴的貓以芭蕾舞劇常見的雙人舞形式出場。雙人舞通常由一男一女演出,象徵愛情,但任何兩個人一起跳的舞都可稱為雙人舞

足尖站立(sur les pointes)

(舞蹈員:張思園;攝影:Conrad Dy-Liacco)

家傳戶曉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當中有經典動作足尖站立,動作起源於1820年代末至1830年代初。足尖站立讓舞蹈員看起來感覺輕盈飄逸,像仙女一樣

大跳(Grand jeté)

(舞蹈員:張思園;攝影:Conrad Dy-Liacco)

浪漫芭蕾的經典劇目《吉賽爾》,主角吉賽爾作出大跳動作。大跳通常在高興、激動、興奮的場面出現,音樂也較為激昂,例如《胡桃夾子》中老鼠王和胡桃夾子的打鬥場面中便有大跳動作

■考考你

你知道芭蕾舞服飾有什麼特色嗎?

試就描述填上適當的服飾名稱。

1. _(pointe shoes):芭蕾舞演員所穿的特製舞蹈鞋,鞋頭經特殊處理,令演員可足尖站立

2. _(tutu):約1880年後,原為過膝紗裙的芭蕾舞裙縮短,成為芭蕾舞標準裙,以多層絲綢網紗縫製,以展示芭蕾舞員腿部複雜漂亮的動作,上身通常為緊身胸衣,展現身體動作及線條

3. _(leotard):日常排練時,舞蹈員會穿着練習,質料富彈性,方便舞蹈員伸展

更多教育
新聞焦點﹕揭伊波拉疫情 記者獲普立茲獎
【明報專訊】新聞每日都有,但怎樣才是好新聞?每年有個全球注目的「普立茲獎」新聞界獎項頒發,表揚出色的新聞界從業員以及其相關報道、作品。 ... 詳情
【明報專訊】1.A;2.C;3.C 詳情
動物放大鏡﹕進擊的巨蟲歌利亞
【明報專訊】大角金龜的英文名為Goliath beetle,名字取自《聖經》中的巨人歌利亞(Goliath),可想而知牠的體型有多龐大! ... 詳情
找找看答案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十萬個為什麼﹕誰是動物界潛水冠軍?
【明報專訊】在赤道附近的溫暖海底,有時會看到驚心動魄的惡鬥:龐大的大頭鯨魚與大烏賊激烈地搏鬥,有時牠們會一起躍出水面,如小山般龐大的鯨魚撕咬...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