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拓水源 污水變食水
減依賴鄰國 再造水成本遠低東江水
【明報專訊】新加坡與香港同樣地小人多,水資源缺乏,香港每年花費數十億元購買東江水,支撐八成淡水用量。星洲同樣向鄰國馬來西亞買淡水,但為確保水源獨立這個戰略目標,早已做好防範,2003年開始推行污水變食水的新生水(Newater)工程,將包括糞水在內的污水,透過薄膜逆滲透技術,轉化成潔淨純水。目前新生水已供應星洲三成用水,雖然主供工業用途,但旱季時亦會注入水塘,再變成食水。有專家認為,即使從防止天災異變角度,香港都應積極開拓循環用水及海水化淡工程。
明報記者
香港目前雖有17個水塘,但主要淡水來源仍為由廣東輸入的東江水,比例高達八成(見另稿)。面積只有香港六成的新加坡,同樣因人口眾多,淡水需求甚殷,因此自獨立以來一直與馬來西亞簽立供水協議,但馬星供水協議將在2061年到期。
海水化淡新生水 供水逾半
為防馬來西亞突然斷水,新加坡當局將確保水源獨立定為國家的戰略目標,一直斥巨資設立海水化淡廠,以及研究污水循環再用。當中在2003年突破地設立污水變純水的新生水工程,10多年後的現在,星洲淡水來源已大幅改變,自馬來西亞入口的淡水,已降至不足三成。相反,新生水與海水化淡這兩個替代方法產出的淡水,已佔了超過半壁江山(見表)。
東江水佔港八成 年花數十億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3P網路署(新加坡政府部門,3P意即People社區Private商界Public政府,專責與外界溝通)署長馬哈萬(George Madhavan)近日接受《明報》訪問時稱,新生水取代進口水,最關鍵在成本能否有競爭力,目前當地海水化淡廠每生產1噸淡水約需3.5千瓦特小時(kilo-Watt-hour,kWh ),以當地電費計,僅約4.2港元,新生水則更低,只需一半成本。雖然此價格仍高於馬來西亞進口水價錢,但以目前當地水價計算,已遠夠收回成本。而且新加坡還預期,在技術不斷提升下,成本在未來10年還能再降五分之一。
至於香港,據水務署提供的數據,香港在2015年輸入東江水的總成本將達42億2279萬元,供水上限為8.2億噸。以此計算,每噸成本達5.14元,不但遠高於目前大馬輸星淡水約每噸0.014元的成本,甚至較星洲海水化淡成本更高。香港水務署推算,本地透過海水化淡技術供水成本約為每噸12至13元,亦遠高於星洲的成本。
新生水的科技門檻並不高,「這些不是尖端科技(state-of-the-art technology),新加坡沒有發明這些東西,我們只是大膽應用。」在樟宜機場附近的一個新生水廠內,馬哈萬指蚍t內的高科技濾水設施說,「政府的決心,茪O推動社會接受循環用水,遠較這些科技重要。」他指新加坡政府為了令國民認識水資源的戰略意義,可謂「由娃娃抓起」。在樟宜這個新生水廠,就設立了一個展覽館,每日接待星洲學生,透過不同的遊戲等,灌輸循環用水的重要。
旱季注水塘 過濾再入屋
除了教育還有應用,現時新加坡的污水中,約有三成是循環再造成新生水,「這些水其實已經是非常乾淨,只要加點平衡酸度的礦物質,即可以直接飲用。」馬哈萬稱,不過現時新生水還未直接輸入食水管進入民眾家,而是用來替代工業用途。目前星洲工業用水,近六成已是用新生水,亦佔了星洲整體用水的三成左右。不過,馬哈萬亦透露,「在旱季時,我們還是會適量注入新生水到部分水塘,之後再經原來濾水程序,轉化為家庭食水。」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