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青年為食品安全 開驗毒公司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升學就業×社會責任

[2015.04.27] 發表
主辦單位讚揚水中銀公司的技術一次可驗過千種毒素,且過程中只用胚胎,不需用動物做測試。圖為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陳子翔(左)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奪得最高榮譽時,舉起特區旗供傳媒拍照。
城市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鄭淑嫻(圖)研發出用斑馬魚及轉基因鯖?魚篩查毒素及雌激素的技術。陳子翔創辦的生物科技公司取得此技術的獨家使用權,應用在食品及化妝品檢測上。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香港城市大學學者利用特定魚類胚胎遇毒素會變畸形,或植入特定基因後可發光等特質,研發用以檢測有害物質。該校畢業生取得此技術獨家使用權後,創辦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試化妝品及食品安全等,並因此技術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最高榮譽獎(The Grand Prix)。公司合伙人希望藉技術提升內地食品與日用品安全,從源頭上減少困擾香港的水貨問題。

魚類胚胎驗毒素 獲科學獎

水中銀公司由年僅27歲、從廣州來港讀大學的陳子翔創立。陳子翔曾在科技園撰文,自言畢業時認為世界盡在掌握,急不及待創業,但創業後發現非一帆風順,但抱着「必須為這個世界做些好事」的信念堅持下去。陳表示,2008年內地發生毒奶粉事件,令他更下定決心發展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不能再對污染及食品安全問題冷眼旁觀。

受毒奶粉啓發 「不能冷眼旁觀」

城大副校長林群聲透露,陳畢業時雖獲大企業聘為見習經理,但仍決心創業。曾跟他一同以「轉基因鯖(魚將)魚」技術撰寫商業計劃書及參加創業比賽的另外兩名城大生,畢業時分別覓得「筍工」,沒落實創業計劃。據悉,得獎技術最初由城大生物醫學系教授鄭淑嫻帶領團隊研發而成。

棄大企業職位 決心創業

陳子翔表示,創業時要重新學習該檢測技術、財務和管理,並非一帆風順,公司後來得以發展,他仍時刻提醒自己,若不將安全和責任放在第一位,得到金錢亦不會成功,其座右銘是「不但要將事情做得好,更要做好的事情」。

——綜合《明報》報道

更多教育
時事點對點﹕自力更生 超齡保安囚4月
【明報專訊】現年73歲、已過退休年齡的保安員施教仁,聲稱要自力更生、不靠綜援,在深圳購買偽造身分證,好讓他符合年齡限制繼續當保安。他在6年間... 詳情
知識增益﹕人情與法律可否並存﹖
【明報專訊】保安員施教仁的個案觸發社會激烈討論,法律究竟是否不外乎人情?個案中,辯方律師希望法官以人道立場考慮被告的犯案理由、身體狀况而判處... 詳情
時事點對點.中國特色:1600萬同志娶妻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同妻」(tongqi/homo-wife/gaywife),男同性戀者的異性妻子,婚前不知丈夫的性傾向,婚後無... 詳情
【明報專訊】著名中國性學家(sexologist)、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李銀河曾稱「同妻」是「最富中國特色的現象」,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很少見;在... 詳情
時事點對點﹕南非排外潮 標籤新移民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4月初起南非持續發生排外騷亂,並由德班蔓延至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民眾疑不滿主要來自非洲的外來移民「搶飯碗」,襲擊...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