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川上農莊負責人Teresa說:「經營農莊是我丈夫從小的夢想,所以他退休後決定租地耕種,於是有了川上農莊,我們全職耕作已8年了。」經過8年經營,農莊已有一定規模﹗Teresa在經營期間,也體會到香港的農業變化呢。
變化一:農地成爛地?
香港的農地大多集中在新界地區,如元朗、粉嶺、上水一帶。Teresa經營的農莊位於粉嶺鶴藪,「未有自己的農莊前,曾在其他有機農場當義工,認識了一位朋友,他在鶴藪有祖地,於是便向對方租地來經營農莊。」新界有不少已荒廢的地,部分為地主所有,「剛接手時這裏是一片爛地,花了許多時間開墾,才成為現在的農莊」。明傑和漢賢往農莊走時,有感路面崎嶇不平,明傑說:「路很難走﹗」,原來通往農莊的小路上的磚頭,也是Teresa與丈夫親自鋪好的!
變化二:農夫只在假日才工作?
Teresa說:「在香港全職農夫不多,很多人是『假日農夫』。」在香港把耕田當成興趣,只於假日到農地耕作的「假日農夫」愈來愈多。需求增加下,農地的地租上升,只靠務農為生的人生活更艱難。Teresa解釋指租地給假日農夫的租金較高,所以不少地主更願意租地予假日農夫。
變化三:不種米種菜?
Teresa現在租的地,荒廢前以種米為主。她說:「現在香港已沒有人種米(指以種米為生),多按不同時節種植不同種類蔬菜,我們種植時不用農藥,有機種植,這樣可以保持土地健康,長種長有。」明傑和漢賢到農莊時,正是油麥菜、紅蘿蔔、白蘿蔔、馬鈴薯等收成期。他們替農作物施肥,亦學習割菜。他們落田施肥開始沒多久已說:「很累了﹗」,拔蘿蔔時更是合二人之力也拔不到一條,當農夫真辛苦﹗
農夫生活體驗
1.施肥
用燒烤後的木灰作肥料
2.收割、採摘
午餐是油麥菜﹗他們要割20人分量﹗
3.享受成果
明傑和漢賢說:「好好吃﹗因為裏面有自己勞動的成果﹗」
■知多點﹕有機耕種
有機耕種有以下四大原則:
(1)以可持續發展理念耕種
(2)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及農藥,或基因改造物料
(3)與大自然並存,不損害生物多樣性
(4)以天然方式除蟲或草
■感想
朱漢賢把他的感想畫了出來呢!(見圖5)
朱明傑:我學到不同蔬菜有不同的收割方法和收成時間;也學到這農莊會讓昆蟲吃農作物,不施用農藥(因為如果蟲可以安心地吃菜,人也可以)。最難忘摘取農作物:油麥菜丶紅蘿蔔丶白蘿蔔丶薯仔丶車厘茄丶木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