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第一把手:內地港府協商教中史
將大推港青內地交流
【明報專訊】去年的佔領運動令中央關注香港青年的取態,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秦宜智接受本報訪問時表明,佔中事件,「大家都應該反思,大家都覺得青少年的工作應該進一步抓緊」。他指港府對此責無旁貸,一方面指出,「教育部跟特區政府正在進一步地協商」,在港推動國情教育 ;另一方面,內地各部門今年會大力組織香港青年到內地交流、實習,認識國情。
明報記者 蔡志郁
佔中三度派員聊天 指學生說人來我來
剛在北京舉行的人大及政協兩會,中央領導人要求加強香港的青年工作。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秦宜智上周在京接受本報訪問,談及兩地的青年工作。秦宜智透露,去年佔中期間,內地部門有派人到佔區跟青年交談,而單是共青團便三度派員,前後有10多人,「佔中的過程當中我們相關部門、團中央的相關部門都去了,也跟那些佔中的孩子們一起聊天,跟他們談心,其實很多學生都說,他們也不是非常明確的,你來了,我來了,大家都來了」。
稱港府應進一步抓緊青年工作
秦宜智不諱言﹕「經過這次佔中,大家都應該反思。大家都覺得青少年的工作應該進一步抓緊,尤其是要進一步明確我們特區政府的主體責任。」他又認為,不少青年學生對《基本法》、對政改、對特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都有了解,「只是被一些人蠱惑」。
秦宜智回應記者時就提到兩項青年工作路向。首先,對於香港愈來愈少學生修讀中史課,他認為中國人,不能連自己的祖先、國家歷史文化都不了解。「這個以往做得有點不是太好。當然,香港的情况比較特殊。」他指在中國的任何地方,都應該教授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現在教育部跟特區政府正在進一步地協商,這肯定是需要的」。
交流規模要擴大 也去西部延安
他又認為必須加強港青到內地交流、實習, 「以往每年大概有兩千多人次的各種青年、學生的交流,這個規模呀,要進一步擴大。想從今年開始,爭取做到兩萬人次以上」。他又指港青北上的工作,共青團中央、各地團組織、全國青聯,以及省一級的各地青聯都要參與,「聯繫比較多的比如說廣東、上海、廣西、北京呀這些地方,其他地方也會做……參觀、研討會,會去很多地方,除了發達的地方,也去延安、西部,很多學生在實習」。他強調交流工作很重要,指教育要從小學、中學開始,「學生受教育,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
港府教育局資料顯示,2013/14年度參加教育局內地交流計劃的大專生、中學生及小學生,分別有5800、2.98萬及1.8萬名。
稱中央關注港青就業機遇
至於秦本人今年會否到香港去?秦就說﹕「正在計劃,還沒有定下來。」他又談到對香港青年不滿現况的看法,相信無論內地或香港的學生,都是「希望國家富強,追求公平正義,自己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但他相信,港青不滿就業及發展機會不是很多,「這個應該說中央政府還是非常注意,在內地經濟發展的同時,對香港創造更多發展的條件、機會」。
教局:一向與教育部保持聯繫
本報就「教育部跟特區政府正在進一步地協商」一事向港府教育局查詢,教育局未有直接回應,但指出,「教育局一向都與國家教育部保持聯繫,彼此交流互訪。特區政府一直按照《基本法》,自行制定有關教育的發展和改進的政策」。教育局發言人又稱,該局向來重視中國歷史教育,對於文憑試中史科報考人數減少,該局指這是與整體學生人數減少有關。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