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模擬試題

[2015.01.29] 發表

【明報專訊】◆資料A

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每兩年一次調查港人的身分及國家認同,2014年11月公布最新調查結果:

˙香港人/中國人身分認同(圖)

˙18至34歲港人身分認同轉變(表)

◆資料B

評論節錄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

本土思想是客觀環境下逼出來,雙非、奶粉、自由行、中央政府遏抑自由等,非單一問題。梁振英對於中港矛盾引發的香港本土論述,只採取抹黑策略,以噴黑人家來蓋掩自己的無能。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

中小學教科書中,香港歷史內容主要提及小漁村如何隨工業起飛,發展成國際都會,較小篇幅討論殖民時期也有官員貪污和貧富懸殊現象,因而令年輕人產生「回歸前較美好」的印象。

?《學苑》:

獨立非香港唯一出路,重要是爭取更高的自治權及真正的普選制度;相信「民族自治」或「民主獨立」的論述會成為年輕一代的主流意念,但暫未得到不同階層支持。

?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明香港推動政改要堅持「3個有利」:有利於香港居民安居樂業;有利香港社會繁榮安定;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佔中」騷亂已經是「三違反」這3個有利,「港獨」更加不用說了。

?教育局長吳克儉:

(政府資助的)內地交流活動常超額報名,深受師生歡迎,亦令學生多接觸發展一日千里的內地,增加了解內地多方面的成就與優勢。

■資料回應題

1. 香港政府需要加強學生的國民教育。資料A如何支持此說?

2. 「透過增加中港學生交流和歷史教育以建立港生的國家觀念,是最有效將港青『港獨』思潮止於萌芽的做法。」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你多大程度同意此說?解釋你的答案。

延伸回應題

3. 評估「港獨」思潮對本港的影響。

(答題指引見另文)

更多教育
觀點與角度﹕神秘的青少年軍
【明報專訊】由特首梁振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及解放軍駐港部隊司令員譚本宏擔任榮譽贊助人的「香港青少年軍總會」,1月18日舉行成立典禮,成員身穿... 詳情
觀點與角度﹕評論節錄
【明報專訊】◆1. 時事評論員吳志森: 憂青少年軍發展成半軍事組織 這個與駐港解放軍部隊關係密切的團體,成立的動機、目的、背景和... 詳情
通識實踐﹕穿梭古洞 聽不見的聲音
【明報專訊】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大家認識多少?聽到「古洞北」三字,率先就想到一片農田?其實古洞北還有豉油廠、養豬場及鎅木廠等等。加拿大神... 詳情
參觀學生有話說﹕了解居民怎樣看發展計劃
【明報專訊】陳嘉琪同學 「參加導賞團前,我對古洞北的認識只是在新聞看到有人反對。後來了解到居民怎樣看發展計劃,有的說政府發展對社會有好... 詳情
導賞員有話說﹕「反對土地規劃的不公義」
【明報專訊】豁然是「古洞北發展關注組」成員,自我定位是社區組織者,聯同村民舉辦導賞團。2014年初她搬入古洞村,成為新村民。 「新界非...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