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釘契舊樓 石屎剝落只掃不修
【明報專訊】屋宇署在5年前塌樓後向逾800幢樓齡超過50年的舊樓發出修葺或勘測令,但本報根據仍被「釘契」的馬頭圍道及土瓜灣舊樓名單觀察3棟狀况,發現失修問題仍嚴重,劏房處處,成為難民及新移民的蝸居。有租客透露,只見過有人掃走從天花剝落的石屎,業主從無處理外露鋼筋;有租客更被業主警告,若向政府投訴失修,便不續租。
5年前屋署要求勘測 今仍失修
記者近日觀察在2010年6至7月間釘契的3棟舊樓,包括在塌樓位置斜對面的馬頭圍道58及60號4層高唐樓、銀漢街28至42A號雙數唐樓,以及土瓜灣道東興大樓,它們分別在5年前被屋宇署要求勘測失修、清理鬆脫的混凝土並固定鋼筋,以及清理外露的生鏽鋼筋,要求業主兩個月內完成修葺工程,但記者發現3棟樓仍失修。
10年前從菲律賓來港尋求庇護的難民Jonie與懷孕太太蝸居於馬頭圍道58及60號的60呎劏房,兩人礙於難民身分不能工作,每月只能從國際社會服務社領取3000元房屋津貼,剛夠交租及水費,「其他地區房租太貴,我哋冇得揀」。
Jonie知道5年前的塌樓慘劇,稱房內天花有一道柱現裂痕,走廊鋼筋外露無人理,令他擔心塌樓事件重演,「兩個月前走廊天花有石屎剝落,拖了1個月終於有人整,但只是掃走(石屎),不知幾時才有人修葺(外露鋼筋)」。
劏房戶:業主警告若投訴不續租
東興大樓有不少劏房,張女士與女兒居於100多呎的劏房,她透露,廁所地板早前滲水,業主只鋪上英泥了事,令地方更髒,「業主好慳,不願找人整,還警告我若向政府投訴便不續租」。她說,走廊天花露出部分鋼筋,但業主只有油漆,促請政府監督業主維修。
銀漢街唐樓的業主張貼告示稱,天台堆積大量盆栽及垃圾,淤塞水道,令下層單位滲水,「情况一年比一年差……近期發現牆壁有裂縫,若再不處理,恐變危樓」。惟業主只出錢清走天台雜物,未有正視結構問題。居民羅先生稱大廈設計令天花易受雨水影響,近年更開始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