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亂局升級 壞美反恐算盤
沙特阿拉伯面對國喪之際,南部鄰國也門的安全威脅升級。在什葉派民兵「胡塞」(Houthis)攻陷首都薩那後,也門總理巴哈(Khaled Bahah)周四(22日)率領內閣總辭,總統哈迪(Abd-Rabbu Mansour Hadi,圖)隨即亦遞上辭呈。惟也門議會其後發表聲明,拒絕哈迪辭職。
也門亂局令國際社會憂慮國家分裂,令美軍打擊當地蓋達阿拉伯半島分支(AQAP)的行動變得複雜。
總統辭職 遭議會拒絕
「胡塞」是什葉派分支扎伊迪派(Zaidi)的武裝組織,去年9月起便進攻薩那,直至本周攻勢轉烈,曾包圍總統府和哈迪住所,要求擁有擴大分權。
在美國斡旋下,雙方曾休戰協商,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但也門政府隨即自行崩潰,令華府措手不及,不得不即時撤走部分駐薩那的大使館人員。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薩基(Jen Psaki)承認,華府對哈迪及政府內閣辭職的消息感到「苦惱」,「美國人員的安全是我們在也門的首要任務」。
也門陷入內鬨,植根該國的AQAP勢將得利。「胡塞」與政府軍本來一直都與美軍合作對付AQAP,直至上周三(21日)仍有華府官員表示會續與「胡塞」保持情報關係。
民兵反叛 助蓋達「回氣」
華府多年來除了不時空襲和派出特種部隊狙擊,亦斥資接近10億美元在經濟、軍事和人道上全方位支援也門政府,效果不俗,甚至啟發奧巴馬在伊拉克照辦煮碗對付IS。但隨着也門政府專注應對「胡塞」反叛,AQAP成功在也門南部重整旗鼓。美國官員如今擔心AQAP利用薩那的權力真空重新壯大,為西方帶來全新威脅——巴黎《查理周刊》恐襲案的疑兇便有AQAP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