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碼﹕綜合國力(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明報專訊】指一個主權國家存在與發展的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由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國防、外交、資源、人口、社會等要素構成;而且各要素互相影響,如外交力量和經濟或軍事實力息息相關。綜合國力亦可分為可量化的「硬實力」和無形的「軟實力」。中外有不同的綜合國力計算方法,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論壇和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均有不同標準。
■現代中國×綜合國力
中國強調自己是發展中國家,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國防、科技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取得長足進展,國際政治和外交話語權不斷提升。不過,高速發展令自然資源「透支」並帶來環境問題,加上政制和法制發展滯後,又因打壓人權、言論和宗教自由等常為國際詬病,損國際形象之餘,也成為進一步提升國力的阻礙。
外交
中國的外交政策在鄧小平時期有「韜光養晦」之說,江澤民時期是「把握機遇、因勢利導」,胡錦濤則強調「和平崛起」,而習近平就強調「中國夢」。習近平2012年掌權後在釣魚島和南海主權等爭議上態度強硬,背後少不了經濟和軍事實力支撐。執政兩年多內習的足[遍及30國,積極推動「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開拓中西亞和東南亞市場。2014年11月的北京APEC會議中國上演「主場外交」,各國就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達共識。
文化
中國作為文化大國,國家和國民形象卻一直不佳。習近平一再呼籲「文化自信」及提高「文化軟實力」。近10多年來,中國茩咻b海外宣揚中華文化和國家形象,視之為加強軟實力的途徑。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有475所孔子學院。即使投入大量資源,效益始終不彰。學者分析主因在於中國說一套做一套,發展軟實力的同時,又有打壓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等異見人士、控制言論等行為。2014年9月,美國芝加哥大學質疑孔子學院干預學術自由,決定停辦。10月,多倫多孔子學院亦停辦。
航天科技
航天科技被視為綜合國力的反映,足證一國科研技術達極高水平、人才鼎盛和財力穩健;相關技術亦可廣泛應用在軍事上,加強國防實力。中國近年航天科技發展迅速,1999年至今發射了「神舟」一號到十號太空船(載人航天工程),是繼美俄後第3個實現載人飛行和太空漫步的國家。而登月計劃(嫦娥工程)和建設太空站(天宮計劃)同步進行。
軍事
過去20年中國軍費高速增長。中國政府公布2014年軍費開支首次突破8000億元人民幣,較2013年增加12.2%。全國人大代表、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舟形容軍費連續4年保持雙位數字的增長速度合理,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正當需要;又表示中國軍費開支只佔GDP約1.5%,較世界主要國家一般佔2%至4%(如美國)低。美國國會中國委員會2014年11月一份報告指出,中國近10年來建設的戰略和洲際軍事力量,正改變亞洲力量的平衡。國際戰略研究所同年2月一報告估計,中國國防開支可能在2030年代趕上美國,但整體軍事實力需再經20至30年才能與美國看齊。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分析,中國軍隊現時實力相當於1990年代的美軍,人員質素是一大弱點,軍隊還受貪污問題困擾。
■全球化×綜合國力
文化
大眾流行文化如音樂、電影、電視劇、文學創作和動漫等是文化輸入/輸出的載體。文化輸出是國家軟實力的表現之一,部分學者認為文化輸出有「強勢」之意,因文化輸出國可運用其巨大影響力,改變其他地區的文化特色或價值觀。近年的佼佼者非為韓國樹立時尚活力形象的「韓流」莫屬,更促進各地觀眾的口味和影視娛樂公司的製作方式改變,如內地電視台仿製韓國綜藝節目。
航天科技
美俄是航天科技大國,中國、日本、印度、巴西等國也開展航天工程,引發新一輪太空競賽。中國熱中太空事業,成為「威脅」。美國稱正面對中國如「美蘇太空競賽式」的挑戰,須急起直追。而印度2014年成為全球第4個進行火星任務的國家,分析指將加劇亞洲國家的太空競賽,亦有指印度視中國為競爭對手。
經濟
美國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論壇和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綜合國力排名均列三甲之內。雖然近年美國經濟疲弱,但在國際貿易中美元是主要交易貨幣,不論石油、商品均以美元結算。全球央行的外匯儲備亦以美元為主(2014年第三季比例高達62%)。
體育
奧運會、世界盃是全球標誌性的文化體育活動,也是展示綜合國力的大好機會。新興國家熱中申辦這些世界級體育賽事,剛於2014年舉辦世界盃的巴西和索契冬奧的俄羅斯,將接力舉辦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和2018年世界盃。然而承辦賽事,這些國家在發展過程中衍生的弊病如貪污、政府待改善的管治能力也暴露人前。